专访广东生态环境厅:“十五五”,广东环保怎么干?

近期省生态环境厅将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相关机构开展深入调研,谋划推进一批零碳园区试点。

在确保人居风险可控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的前提下,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推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提质增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为引领,分级分类打造一系列美丽广东建设示范样板。

责任编辑:曹海东

广州磨碟沙公园,春季盛放的黄花风铃木吸引市民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南方周末记者冯飞|摄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PM2.5浓度连续5年优于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第二阶段目标值;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3.2%,年均水质类别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达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表示,广东注重推动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不断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含绿量”,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更加鲜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广东模式”获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指出,下一阶段广东的生态环保工作,将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以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为主线,依托科技创新与区域联动,构建智慧、高效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谋划推进一批零碳园区试点

南方周末:“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写入中央和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广东在低碳、零碳园区建设方面进展如何?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十二五”以来,广东省先后被列为首批国家低碳省试点、全国七个碳排放交易试点之一,深圳、广州、中山分别被确定为第一、二、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在全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先锋模范作用。

2017年,基于省内低碳试点工作基础、涵盖多领域低碳技术成果,开展在制定评价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逐步趋近于零并最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综合性示范工程(广东省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初步探索“零碳”发展模式。2021年,省生态环境厅选取了韶关市、深圳前海合作区等地开展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市(区)建设,各试点地区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和经验借鉴。

南方周末:接下来还将如何支持“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我们将于近期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相关机构开展深入调研,了解我省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现状、零碳园区建设基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