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靠老干妈下饭,教工餐又多又好:师生同餐能解决问题吗?

说到底,校长陪餐、师生同餐,都无法回避利益共同体自己监督自己的问题。监督学生餐供餐质量,不能指望校长陪餐、师生同餐,而应该发挥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学生及家长(学生监护人)的监督作用。

责任编辑:辛省志

“我们暗访观义初级中学时,学生反映学校的饭菜‘一言难尽’,不得不购买老干妈辣椒酱当下饭菜。但突击检查发现教职工的餐食肉类量大丰富且品相好,而且餐标也比学生低。”四川绵阳梓潼县纪委监委在“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这一问题,引起公众极大关注。有关负责人分析,低配学生餐与高配教职工餐形成强烈反差,反映出学生伙食费管理、食堂采购、教师陪餐等方面可能存在风腐问题。

对此,有不少网友提出,学校要取消教工食堂,推动实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同样的饭菜、同样的质量、同样的价格”)。

其实这一做法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实施,但效果其实并不理想。一方面,有教师吐槽自己花钱吃饭为何要求与学生吃一样的饭菜?另一方面,“师生同餐”也没有挡住食堂腐败,有的食堂经营者照样存在“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的问题。

由于存在学生食堂与教职工食堂的“差异”,就采取取消教工食堂,要求教师每餐和学生吃的完全一样,这追求的是形式上的公平,但并不能真正杜绝食堂贪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