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圣地变雷区,初代网红餐厅都短命?

说起初代网红餐厅,一些人脑海中会闪过不少餐饮店的名字,有的已经倒闭,有的延续至今。

责任编辑:刘韵珊

(IC Photo/图)

近日,绿茶集团有限公司第五次再战港股IPO,前四次均冲刺失败。作为“初代网红餐厅”,绿茶餐厅是为数不多能够存活下来且冲刺IPO的。

初代网红餐厅始于2012年社交媒体爆发期,以高颜值、故事性、“社交货币”式菜品为特点,一度制造了流量神话,但多数品牌在2016年后迅速凋零。

绿茶餐厅以性价比和标准化运营维系基本盘,但客单价、翻台率、同店销售额等经营数据呈下滑趋势——它能否真正走出初代网红餐厅“短命”的魔咒?

“初代”的兴衰

说起初代网红餐厅,一些人脑海中会闪过不少餐饮店的名字,有的已经倒闭,有的延续至今。

比如成立于2008年的绿茶餐厅、成立于2012年的“黄太吉”、成立于2013年的“赵小姐不等位”和“雕爷牛腩”、成立于2014年的“很高兴遇见你”“西少爷”“伏牛堂”,等等。

初代网红餐厅的概念雏形,大致出现在2012至2013年间,这个时段正值国内社交网络从博客时代全面转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时代。

2012年微博用户规模突破5亿,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2012年,面市仅一年的微信注册用户突破2亿,朋友圈功能正式上线;2012年,大众点评发布首份“餐饮风向标”,移动客户端独立用户数突破5400万……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全民记录生活、分享体验的网络习惯正在形成。

社交媒体也深刻改变了年轻人的外出就餐习惯,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吃饭,而是追求能晒、能聊、能引发互动的就餐体验。一盘造型独特的甜点,一间装修风格鲜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