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国际生签证? “哈佛不该成为政治博弈牺牲品”

哈佛大学校长加伯在公开信中提到,哈佛“不会牺牲其独立性,不会放弃宪法赋予的权利”。

当特朗普政府从最初的削减经费演变成撤销国际学生认证(SEVP)时,它显然动摇了美国宪法的核心原则:正当程序(due process),而且正在突破学术自由与行政权力边界。

“这是一场涉及行政边界、程序正义和司法独立的深层对决。”“一个公平、自由的学术环境,不该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责任编辑:姚忆江

哈佛大学校园内,学生们在讨论。 (视觉中国/图)

“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交换项目(SEVP)即日起被撤销。”2025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致哈佛大学的一封信引起轩然大波。

SEVP是国土安全部允许高等教育机构招收国际生的认证体系。撤销SEVP认证意味着国际生无法进入哈佛大学学习。

近半年来,美国政府打击“高校反犹主义”运动仍在持续,哈佛大学似乎承担了特朗普政府的所有怒气。因哈佛大学拒绝接受“白宫议程”,特朗普政府冻结了其超过26亿美元的联邦研究经费。

“撤销哈佛国际生认证”是这场运动的最新高潮。该行政令发出十余小时后,哈佛大学再次强势回应。“我们谴责这一非法且毫无依据的行径。”它不仅危及哈佛数千名学子的未来,更向全美高校中无数远渡重洋追求学术理想、实现人生抱负的国际人才发出威胁信号。”2025年5月23日,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Alan Garber)表示,哈佛现已就国际生签证问题提起诉讼。

截至发稿前,美国联邦法官已签发临时限制令(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暂停执行“撤销国际生认证”行政令至5月29日听证会召开前。

群体恐慌

“我已经是可被驱逐出境(deportable)的状态了。”刘若彤向南方周末记者开玩笑时,带着一丝黑色幽默,她将自己形容为被美国总统特朗普送去美墨边境的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

得知特朗普政府撤销国际生认证后,不少哈佛的中国留学生在小红书上吐槽,称自己是“哈佛难民”。

刘若彤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生,目前正准备暑期实习。与哈佛大学约7000名手持学签的国际生和访问学者一样,她的未来,正面临着不确定性。

看到国土安全部的消息后,刘若彤挺震惊,她也曾想过,特朗普第二任期会给国际生带来压力,但没想过会涉及签证问题。

国土安全部的行政令意味着“撤销哈佛大学的SEVP认证”。只有通过SEVP认证的学校,才能为国际生、交换生提供I-20表格,后者用于申请F-1、J-1学签入境。在美国际生和访问学者的数据将载入该部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信息系统(SEVIS)”。

失去这一认证,意味着哈佛约7000名持F-1和J-1签证的国际生、访问学者将面临失去身份、尽快转学或离境等后果。

自2025年1月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美国政府对高校内亲巴勒斯坦活动的打击进一步升级。一些曾在2024年参与亲巴抗议的国际生被政府吊销签证,个别学生甚至在街头被便衣警察抓获。

最让刘若彤害怕的,是美国移民局直接“逮捕”国际生一事,有段时间,她曾崩溃地大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