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量出现下降,血液供需矛盾仍较明显|周一健

我国受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人民生活方式转变以及宣传组织动员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血液供需矛盾仍较明显,临床用血需求不断提升,季节性、地区性、偏型性血液紧张仍然存在。

养老机器人提供的服务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技术障碍,比如机器人提供的服务如何定价?服务标准、服务质量如何认定?服务过失发生后的责任如何界定?索赔、纠纷如何处置?

责任编辑:曹海东

2025年6月14日,山东滨州,献血志愿者在流动献血车上无偿献血。

【焦点】

国家卫委:血液供需矛盾仍较明显,需保障重点地区

2025年6月12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高光明介绍,近两年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全球无偿献血出现下降趋势。我国受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人民生活方式转变以及宣传组织动员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血液供需矛盾仍较明显,临床用血需求不断提升,季节性、地区性、偏型性血液紧张仍然存在。2024年全国无偿献血量同比有所下降。针对上述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采取多种举措保障血液安全供应。其中,健全全国血液联动应急保障能力,精准开展跨区域血液调配,保障重点地区、重要时间节点的血液供应。

健言:国家层面推进跨区域调配、提升血液应急联动能力,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季节性短缺问题。但根本解决还需加强社区动员、提升年轻人献血率,并使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献血调度。一位中部地区卫健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献血的主力人群是学生和医务工作者,一方面他们在多个学生活动的场景科普献血知识,通过发放体检卡等激励措施鼓励更多大学生献血,同时延长献血点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则是自愿献血合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