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经济论坛创新者社区负责人薇瑞娜·库恩:“科技创新真正重要的是生态系统实力”
“技术先锋”须已产生实际影响力,且具备指数级增长潜力。评选迈入第25个年头,许多往届参与者如今已家喻户晓,在全球科技生态中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参与者。
多数“技术先锋”企业最终被收购或倒闭,这并不足为奇。真正的问题在于“缓慢的失败”。
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角色已经并正在发生转变。每种模式都有其优势,但真正重要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实力。它不仅关乎政府政策,更在于学术界、投资者、企业和初创公司如何协同合作。
责任编辑:丰雨
全球瞩目的第16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全称为“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即将开幕。
2025年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前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第16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召开。届时,全球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领导人、创新者及国际组织和民间组织等的代表1800多人将再次聚首天津,围绕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和新能源与材料5个主题,共同探讨应对全球挑战的解决方案和新增长模式。
从2024年底的冬季达沃斯到本届夏季达沃斯,短短5个月时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进化,AI应用在更广更深范围内加速普及,已经并正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科技创新、重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中国,以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为代表的新科技企业依靠自主研发,打破美国在AI基础模型领域的垄断地位,在全球科技领域唱响了“中国声音”。
同时,AI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对全球就业市场的冲击正在持续,深度幻觉和算法偏见等风险也越来越受重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次影响亦逐渐显露。
科技创新在全球发生和发展的分布现状如何?不同区域或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是什么?如何评判多数“科技先锋”最终被收购或倒闭的现实?本届年会前夕,南方周末对世界经济论坛(俗称“达沃斯”)创新者社区负责人薇瑞娜·库恩(Verena Kuhn)进行了独家专访。
薇瑞娜·库恩(世界经济论坛供图)
创新者社区是世界经济论坛为全球具备未来使命的初创企业家搭设的跨界交流平台,“技术先锋”是其下设的3个子社区之一(另外2个分别由获得B轮及以上融资的成长期企业组成的“全球创新者”社区和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行业领导者组成的“独角兽”社区),以获得A轮融资的创业企业为主,每次评选出100家符合条件的初创公司。本届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论坛将发布最新一期的“技术先锋(Technology Pioneer)”名单。
薇瑞娜·库恩(Verena Kuhn)是“技术先锋”评选的主要领导者。她于2017年加入世界经济论坛,此前曾任职于宝洁公司财务管理和品牌管理部门。她与团队正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有趣的使命驱动型初创企业,并让他们参与论坛的平台工作。在她看来,25年来,“技术先锋”在全球科技生态中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参与者。但多数企业最终被收购或倒闭,真正的问题在于“缓慢的失败”。她进一步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模式虽然不同,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角色已经并正在发生转变,但真正重要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实力。
对于眼下火热的人工智能技术,她认为,人工智能改变了企业规模扩张逻辑,使得用相对精简的团队打造高影响力的企业成为可能。
须具备指数级增长潜力
南方周末:据我们统计,论坛的“创新者社区”现有469名成员,分别来自12个区域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于18个行业领域。他们都是历年入选的“技术先锋”?
薇瑞娜·库恩:并非都是。在我们的全球创新者中,约有10%-20%曾是技术先锋。鉴于全球范围内涌现出如此之多卓越的初创企业,想要在早期阶段悉数发掘它们实属不易。正因如此,我们也会引入处于成长期及更后期阶段的初创企业。
南方周末:既然发掘不易,这些“科技先锋”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
薇瑞娜·库恩:该流程采用提名制。我们会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提名,但当发现真正卓越的企业时,也会主动鼓励其申请。
南方周末:企业入围或被排除的标准有哪些?
薇瑞娜·库恩:基本的要求包括成立时间10年以内,独立且私人拥有,已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化,以及获得A轮融资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寻求与论坛“改善世界状况”使命高度契合的杰出企业——它们已产生实际影响力,且具备指数级增长的潜力。我们期待的初创公司,不仅要与论坛使命相契合,更需为全球倡议带来独特洞见与解决方案。
真正的问题在于“缓慢的失败”
南方周末:是否对历届入选“技术先锋”的企业进行较长期跟踪?
薇瑞娜·库恩:我们深感自豪的是,“技术先锋”评选已迈入第25个年头,许多往届参与者如今已家喻户晓,在全球科技生态中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参与者。尽管如此,多数企业最终被收购或倒闭,我认为这不足为奇。所有这些创业项目都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类型,因此许多企业失败是意料之中的。
南方周末:企业倒闭或消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薇瑞娜·库恩:失败本身并非负面。真正的问题在于“缓慢的失败”。快速失败能让人力和金融资本更高效地重新配置。我很高兴地看到,即使创始人最初的创业项目失败,他们也能从创业经历中吸取教训,并最终在新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DeepSeek只是一个缩影
南方周末:无论是“创新者社区”成员还是2024年“科技先锋”入围企业,来自中国的科技企业数量均居所有国家第2名,仅次于美国。在你看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如何?
薇瑞娜·库恩:多年来,我一直对中国创新生态充满期待,而深度求索(DeepSeek)近期的成功,恰恰印证了中国创新生态已发展至何等先进的高度。
南方周末:哪些领域超出了你的预期?哪些领域仍有潜力?
薇瑞娜·库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并非深度求索以远少于西方同行的资金与芯片完成技术构建,而是这家企业并未依赖行业资深人才。在欧美,多数成功的人工智能企业往往脱胎于谷歌大脑、Meta或其他大型AI实验室,我曾一度以为这是行业必备条件。因此,当发现深度求索的核心团队大多由应届毕业生组成时,我深感震撼。这家企业的成就令人瞩目,而它不过是当今中国众多突破性初创企业的一个缩影。
竞争有益,但过度对抗会适得其反
南方周末:与美国、欧洲、日韩等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模式相比,中国科技企业获得的政策、财税、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属于哪个水准?
薇瑞娜·库恩: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我们将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探讨的议题。显然,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角色已经并正在发生转变。每种模式都有其优势,但真正重要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实力。它不仅关乎政府政策,更在于学术界、投资者、企业和初创公司如何协同合作。
南方周末:各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对于人类而言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薇瑞娜·库恩:我母亲总是强调“平衡”的重要性,这一原则在此处同样适用。竞争本是有益的,但过度对抗反而会适得其反。以欧洲为例,其近期已愈发意识到过度依赖他国的风险,正积极扶持云基础设施、安全等关乎主权的关键领域初创企业。从创新视角看,这无疑是件好事,毕竟好的创意可以诞生于任何地方。
AI改变了规模扩张逻辑
南方周末:AI技术正在全球普及并深刻改变旧的世界规则。与此同时,AI幻觉等问题也造成了信息的错乱与失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你预判这场科技革命会引领人类走向何方?
薇瑞娜·库恩: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即便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也在持续探讨。我想我们都能认同的是,人工智能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技术,既能推动前所未有的进步,也蕴含着重大风险。因此,我们有责任确保妥善管控风险,同时最大限度释放人工智能的积极潜力。
南方周末:新领军者年会期间,将发布新的“技术先锋”入围企业名单。你最关注哪些领域的什么技术?如何才能让这些“先锋”发展得更快更好?
薇瑞娜·库恩:这就好比问一位母亲最爱哪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闪光点。今年入选的企业尤其突出的是其卓越品质,以及即便在极早期阶段就展现出的发展潜力。我认为,这得益于人工智能,它不仅加速了研发周期,还改变了规模扩张的逻辑,使得用相对精简的团队打造高影响力的企业成为可能。当下人们大多关注资金投入,但在我看来,简化采购流程(尤其是企业和政府层面)或许更具推动力。解锁收入渠道往往比获取投资更能产生实质性影响。
南方周末:在此方面,论坛能发挥哪些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薇瑞娜·库恩:论坛通过将技术先锋与行业巨头、政府及投资者对接,助力其加速规模化发展。我们也致力于为优秀初创企业提供曝光机会与发声平台,使其能够分享面临的障碍,进而推动更高效政策的制定与合作关系的构建。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