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现在什么样——“为中国找水”民间公益科考黄河源段考察告一段落

玛多县黄河南有众多湖泊群已经失去了和水的联系,成为内陆湖。星宿海原来是一个长条型的大湖,现在由于水量减少,已经分隔成串珠状的小湖。

         2009年7月6日,由南方周末主办、百威英博•哈尔滨啤酒独家全程赞助的“为中国找水”民间公益科考队在沱沱河修整完毕,出发进入无人区。
       自6月18日活动启动,至今,由中国地质研究专家杨勇带领的考察队一行14人,陆续穿越涪江水域,经过黄河九曲第一湾,越过藏高原东北部的山原地带,考察星宿海、扎陵湖和鄂陵湖,并在牛头碑、约古宗列黄河正源等地进行了科学考察。
       截至7月6日,这支科考队已结束在黄河源的科学考察,并在沱沱河附近进行人员和车辆的修整,为进入各拉丹冬和可可西里无人区做准备。随车考察的女队员绿色家园负责人汪永晨沿途发回考察手记12篇,详细记录了17天以来深入西部的行程,以及队员们一路上的所见所感所想,为中国水资源问题的关注者传来了第一线的观察与思考。


       星宿海的消失
     

2009年的星宿海已经成了这个样子 图/杨勇

      “黄河源上曾有一片星宿海,传说是王母娘娘梳头不小心把镜子掉下来摔成碎片后,就成了一个个小海子。”考察队到了现场发现,过去在当地人看来非常大的星宿海,如今已经破碎成了一个个的小水面。按队长杨勇说法是:“玛多县黄河南有众多湖泊群已经失去了和水的联系,成为内陆湖。星宿海原来是一个长条型的大湖,现在由于水量减少,已经分隔成串珠状的小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的危机

鄂陵湖 图/杨勇


       6月25日,考察队到达黄河源两大湖——扎陵湖和鄂陵湖。队员实地见证到两大湖不断变小、变浅的趋势以及湖泊生态环境的恶化现状,情况令考察队员担忧。
       汪永晨在手记中提到:“据记载,扎陵湖过去曾有600平方公里,现在500平方公里也不到了。鄂陵湖最大时有800平方公里。水深是22米,现在湖面只有600多平方公里,水深则为17米了。”
湖泊生态环境同样也暴露出严重的问题。此次考察发现,“湖岸山上由于老鼠过多造成了很多梯状土坎,恢复生态系统的工作对于鄂陵湖和扎陵湖来说,还是十分艰巨的”。
       随后,考察队进入约古宗列黄河正源,整个黄河源湿地的特征已经不明显。黄河三大源入湖的多状特征,现在也已经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沙化草甸和萧条的生境。曾经以沼泽为主的约古宗列盆地也演变为一些零星独立的水荡。沼泽大面积脱水、干化。

考察中发现的黄河上游第一个沙漠区雅娘沙漠区,地理坐标北纬34.30.872,东经98.28.64,海拔4232米 图/杨勇

黄河源头约古宗列第一泉眼地理标志碑,北纬35.01.248,东经95.59.408,海拔4646米 图/杨勇


       保护通天河
       在对通天河的考察过程中,考察队拍摄到了江心洲生长出灌木的画面。这在考察队看来,原有的草甸里长出灌木,这种变化过程究竟是不是进化,是不是植物群落的丰富?还值得进一步请教生态和植物方面的专家。

通天河的江心洲上,原有的草甸长处青葱的灌木 图/杨勇


       同时,考察队员在沿途还拍摄到了藏野驴、藏羚羊等藏区的特有的动物。并了解了沿途当地人的生活现状,在接触过程中,当地居民表示,他们更希望保持自己最原生态的生活。

藏野驴 图/杨勇

藏族小伙子 图/杨勇


【更多手记详见http://water.z.infzm.com/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