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7月22日,一起去看日全食

对于地球上某一地点而言,每过三四百年才有一次看到日全食的机会。因此在长江沿线的繁华地区看到5分钟日食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

上海天文台日全食联合直播:

http://www.astron.sh.cn/live/2008eclipse

NASA日食网站:

http://eclipse.gsfc.nasa.gov/eclipse.html

日全食网:

http://www.riquanshi.org
7月22日上午,无论您在忙什么,都请您暂停几分钟,到阳台或户外去看看,因为天上有一幕好戏正在上演——日全食。如果您在长江沿线,那就太幸运了,在从西藏到上海的一条长约4000公里、宽约250里的地带上,您可以看到真正的“黑太阳”,时间长达5分钟左右,全国其他地方也都能看到偏食。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境内只发生过4次日全食,并且都出现在新疆、甘肃、黑龙江或者云贵高原等偏远地区。2009年日全食则是第一次在我国人口稠密的地区发生,可谓“盛况空前”。

虽然地球上每年会有2-5次日食发生,但对于某一地点而言,每过三四百年才有一次看到日全食的机会。像7月22日这次在长江沿线的繁华地区看到5分钟日食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

有人误认为看日全食的电视直播跟现场观看没什么两样,那会使您错失所有的惊奇和刺激。在全食前至少1小时,天空开始逐渐变暗,直到全食发生的那一瞬间,天地暗淡无光。由于气温下降,平地会刮起一阵“阴风”,让人不寒而栗,觅食的飞鸟也会以为天黑而纷纷回巢,黑太阳周围围绕着白色的日冕,寻常不得见的水星、金星和冬夜的星空出现在“夜空”, 这些现象都是不可错过的。

90年前,爱因斯坦也和日全食发生了一次“不能不说的故事”。

爱因斯坦于1915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世界观,认为空间并非如牛顿认为的绝对平直,而是弯曲的。质量(比如太阳)的存在,如同床单上的重球使空间弯曲,行星就是在这样的弯曲空间中运动。当时,爱因斯坦还只是一个科学界“新兵”,这个未经实验检验的理论无法得到普遍认同。

英国剑桥的一位天文学家爱丁顿却注意到了爱因斯坦的价值。爱因斯坦预言经过太阳附近的星光路径会被弯曲,看上去位置会发生变化。爱丁顿敏锐地认识到,只有在发生日全食的时候才能进行相关的检验,而在1919年5月29日,非洲将发生一次长时间日全食,时间长达6分钟,这是再好不过的机会。

不过,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要想证明“敌国科学家”的理论,首先要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爱丁顿不得不说服皇家天文学会:如果爱因斯坦是对的,那么这将是英国考察队证明的;如果他是错的,那么英国考察队将证明一个德国科学家是错的,而牛顿爵士才是对的。 最终皇家天文学会决定,如果战争在1919年结束,便责成爱丁顿带领一支探险队前往非洲观测日全食,检验星光的弯曲。

能够被我们当作八卦谈论的当然是喜剧,爱丁顿的观测成功地证明爱因斯坦不仅战胜了牛顿,证明了人类的思想洞察力可以窥探“上帝的秘密”,还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爱因斯坦成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迄今仍无人能够超越。

7月22日上午,在“天狗吃太阳”的时候,让我们出来见证这天地间最神奇的景象吧。不过这里要提醒的是,熏黑玻璃片或者用墨镜看日食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最好到望远镜商店或网上天文商店购买一副标准的太阳观测眼镜。“黑太阳”现身的那几分钟,您才可以摘下观测眼镜,用心感受300年才能体验一次的震撼。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