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倒楼处理:善始如何善终?

开发商急于交楼,拒绝原地重建;政府提出“合法解决”,基本否定了“惩罚性赔偿”的可能。而对于业主,“团结起来打一场持久战”,成了他们实现“要回自己的房子”这一单纯愿望的惟一砝码。

责任编辑:曹筠武

从公共危机处理标本到解决方案搁浅

在最初的新闻热潮之后,上海倒塌大楼的业主们日渐感到“弱势”:开发商急于交楼,拒绝原地重建;政府提出“合法解决”,基本否定了“惩罚性赔偿”的可能。而对于业主,“团结起来打一场持久战”,成了他们实现“要回自己的房子”这一单纯愿望的惟一砝码。

8月5日,上海倒塌大楼“莲花河畔”业主老顾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上海市抢险指挥部在没有任何公告的情况下,下令建工集团进入倒楼现场进行清理。二十多名倒楼业主赶紧换上了统一的T恤,站上了附近一幢楼的顶楼,高喊“还我家园”。老顾说,一旦楼拆了,房子就更没影了,这躺着的大楼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此前的7月28日,当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一再强调上海倒塌大楼事件的本质只是民事纠纷(即合同纠纷)时,老顾懵了,当晚他召集业主们开会,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房子的事情麻烦了。

业主们一直认定,只有政府才能帮助他们要回房子。而市政府的定性——这是一起社会影响恶劣、性质非常严重的重大责任事故——曾一度让老顾对善后赔偿问题充满乐观。

尽管开发商一再强硬地表示要“依法”解决,老顾们依然认为“要回自己的房子”这一朴素的诉求能够打动政府。

不久前,辽宁一家旅行社打造了“史上最雷人的旅游线路”,“沈阳出发-华东五市+乌镇,赠送上海倒楼双飞六日游”,旅行社的广告语是:参观上海倒塌楼房,看世间人情冷暖,看史上最强豆腐渣工程,看官商勾结利欲熏心,看房奴人生百态。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该旅行社负责人称“游客目前的反响还不错”。

外界充满娱乐精神的“围观”丝毫不能为老顾们的维权之路带来轻松。倒楼距今已40天,老顾的乐观逐渐变成了郁闷:他要回房子的愿望,正越来越遥不可及。

开发商要把倒楼拆除建成绿地,“原地重建”渐成泡影 本报资料图

“不要置换,只要重建”

开发商和业主的谈判,卡在了“是否原地重建”上。早在7月11日,开发商就已明确表示不会原地重建,而更让业主们灰心的是,这一意愿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支持,7月28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6·27事故调查组组长谢黎明就表示,“正在对倾倒楼房进行规划调整的程序规范”。

根据开发商公布的赔偿方案,老顾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如果房子的现价由评估公司来决定,“评估价肯定是要低于实际房价(成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