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已拿下“半壁江山”专访国家林业局局长、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贾治邦

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农民的温饱问题,为什么43亿亩林地没有解决13亿人的木材问题和生态问题?

责任编辑:文平 郭力

“至于说外部阻力,好多关心我的老领导、老同事都提醒过我。他们多次对我说,搞林改风险很大,搞不好就会出现大问题,并善意地提醒我要慎之又慎,谁能保证林改不出乱子?搞不好是要丢‘位子’的。”

一个多月以前,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在京闭幕。据悉,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林业工作会议,是1949年以来的头一回。

反观高层决策机构制发的红头文件,破题一年之久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以下简称 “林改”),已经进入倒计时。根据中国最高决策层拟定的时间表,牵涉9亿农民切身利益的林改,将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他们“耕者有其山”的愿景,兑现 他们“均山,均权,均利”的期待。

当下,牵涉到的林改,已由试点地区的点点星火,渐成席卷全国的燎原之火。闪耀星火的映射下,活跃在林改前台幕后的贾治邦,惹人瞩目。

近日,这位敢为林改担风险的“林务大员”,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海南屯昌县加宝岭,林权改革后,这里山林苍翠。 图/CFP

中央如此高规格,出人意表

中央如此高规格地对待多年来林业部门不敢也不愿碰的林改,是贾治邦事先没有想到的。这也意味着,关系到9亿农民切身利益的林改,已经由林业部门的“重点工作”变为执政党的“战略任务”

南方周末:最近两年,中共中央为林改发了一份文件,开了一次会议,如此高规格,意味着什么?

贾治邦:中央如此高规格地对待林改,肯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也意味着,林改已经从我们林业部门的“重点工作”变为执政党的“战略任务”。

现在,一些部门的同志开玩笑地对我说:“你们林业局的本事真大,中央为林业又是发文件,又是开会议。”我说,这不是我们本事大,而是林改这个事情非 常大。林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无不具有独特作用。只有加强党对林改的领导,才能把这项利国利 民大事办好。

南方周末: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城里人,“林改”这两个与他们日常生活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的字,为什么这么重要?

贾治邦:所谓“林改”,实际上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简称。通俗地说,就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的承包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分到一家一户。

从理论上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