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奈斯比特专访:你们有很了不起的故事,但你们没有讲

富有活力、难以预测、进取心、美丽、雄心勃勃、固执、关注未来、有爱心、很中国的、好奇、机智迂回、坚强——奈斯比特和多丽丝同南方周末记者一起玩了一个拼图填词游戏,描述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人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朱怡

富有活力、难以预测、进取心、美丽、雄心勃勃、固执、关注未来、有爱心、很中国的、好奇、机智迂回、坚强——奈斯比特和多丽丝同南方周末记者一起玩了一个拼图填词游戏,描述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人

“我们不研究未来,我不知道什么是研究未来。几十年来,不断有人给我贴上这样的标签,这实在让我有点尴尬。我不是巫师喜欢对未来给出答案。我只是研究不同国家和人民,思考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做什么,结果会是什么。”奈斯比特说。

奈斯比特不喜欢别人喊他“未来学家”和“经济学家”,也不愿意回答“何时人民币等于美元”、“中国经济规模何时赶上美国”等这样的问题。

《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在一周前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亮相,让约翰·奈斯比特成为海内外媒体追逐的焦点。出版不到一周,20万册已经销完,出版社准备加印。“我想这次我们能拿到一些版税了,不像《大趋势》当时有那么多盗版,这就是时代的变化,中国政府在努力打击盗版图书。1984年我来中国访问,在大学演讲签名时,看到学生们拿的《大趋势》有20多种不同封面。我觉得人们盗版卖我的书是种恭维,有人问我是不是生气,我说不,我一点不生气,我觉得是种恭维。”

这些天来,约翰·奈斯比特和夫人多丽丝·奈斯比特分别与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和前任主任赵启正会谈和对话。

12日下午5点,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会议室里,约翰·奈斯比特和夫人多丽丝·奈斯比特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邓小平才是真正伟大的预言家

南方周末:1979年,你在什么地方见到邓小平的?

奈斯比特:我见到邓小平是在1979年他访问美国时,在亚特兰大的福特汽车厂参观,后来发表演讲,说中国必须向美国学习,在2000年的时候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他的发言对当时在场的大多数美国人,包括我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当时的福特公司一个月的产量相当于中国所有汽车公司一年的产量的总和。不过,他的预言现在已经成真,看来他才是真正伟大的预言家。

南方周末:后来,你又见到了江泽民主席。

奈斯比特:1996年我在北京与江泽民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他知道我,是因为那本《大趋势》,他听很多人说那是本好书。所以当我在北京的时候,他就邀请我去中南海,我们的会面很愉快。他是在农村长大的,我也是在犹他州的乡下甜菜农场里长大的,所以我们是一对乡下孩子(笑),我们还谈了会儿在农场长大的事。

南方周末:这是你写《中国大趋势》的原因吗?

奈斯比特:是的。当时大陆和台湾之间有点矛盾,所以我们聊了一下这个话题。我说:你知道,主席先生,台湾的故事很小,但他们把这个故事说得非常好;而中国的故事很大,但你们把这个故事讲得糟透了。他当时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那不如你来讲这个故事吧。我们会给你所有你要的支持。”当时,因为某些原因,我不能做这个事情。

11年后,中国的政府官员又找到我,他们说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读过《大趋势》,希望我来写一本中国的大趋势。在这期间,中国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我和夫人在中国旅行已经有十个年头,我看到中国在建设一个全新发展模式,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所以,研究得越深入,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感兴趣。我在中国的一些商界的朋友也说,你为什么不像当年写美国那样,写本有关中国的书呢?这个时候,我也做好了准备,和我的太太一起完成了这本书。

南方周末:听说你夫人一开始并不想接受这个题目,为什么她后来改变了主意?

奈斯比特:她没有反对。但她对此也不是很兴奋。

多丽丝·奈斯比特:不。我当然非常支持我丈夫写这本关于中国的书,但我不知道自己要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到这本书的创作中。我阅读很多与中国相关的材料,因为我们是要做这个项目的。然而,你一旦开始了这些,你就想不断地了解(奈斯比特:她迷上中国了),越来越感兴趣,于是我们就开始一起写这本书了。

奈斯比特:她有过出版经验。在维也纳,她曾经是一家德语出版社的负责人。她曾经为我的《亚洲大趋势》德语版做发行,我们是在那时候认识的。我是作者,她负责帮我出版。(多丽丝·奈斯比特:我负责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亚洲大趋势》。我非常想去亚洲。我一直都对亚洲很感兴趣。但我没想过我们两个人会走到一起……)我们在2000年结婚,之后,我们就在中国到处游历,当然也包括去世界其他地方。但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国,我们一起在做调研。

《大趋势》1984

《亚洲大趋势》1996

2008年1月23日,奈斯比特受聘为天津财经大学名誉教授。奈斯比特和他的第三任夫人多丽丝的手总是握到一起 图/新华社

在中国我没有拿到《大趋势》的稿费

南方周末:你的 《大趋势》1984年出中文版,和《第三次浪潮》一起,对当时的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当时的超级畅销书。你写《大趋势》的时候,有没有把中国纳入视野?

奈斯比特:是的。在中国旅行时,我听过多次这样的表达。非常遗憾,在中国我没有拿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