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编煤老板难在哪里 在巷道迷宫中寻找出口

从将煤矿“产权明晰”给个人,到将煤矿“兼并重组”给国企,山西只用了4年。省政府要求9月起大家伙们就接管煤矿。这条新的道路,能否拯救已是伤痕累累的山西?

责任编辑:邓科 助理编辑 陈军吉

整个山西就像一座迷宫,一任任领导者都在努力寻找出口。

地下是看不到的幽暗巷道错综相连,地上是看不清的复杂利益盘根错节,在这个随时可能爆炸的藏宝窟里,领导者竭尽心力,试图修建一条将宝藏运出的安全通道,却屡屡因爆炸而改变道路的方向。

最新的方向,被称为国有化。

2009年4月16日,山西省政府发布10号文,一轮历史上最大力度的煤矿兼并重组改革正式推进,以7家山西省国企为主的大家伙将收购或控股三晋大地上所有登记在册的中小煤矿。

4个月后,全省近2600座中小煤矿都基本签订了被整合的框架协议,省政府要求9月起大家伙们就接管煤矿。

这条新的道路,能否拯救已是伤痕累累的山西?

方向之变

从将煤矿“产权明晰”给个人,到将煤矿“兼并重组”给国企,山西只用了4年。

上一次,频频响起的爆炸声逼出了那轮大规模的产权改革,这一次,同样也是爆炸声催生了方向相反的国有化改革。

这与1980年代的一个政策给山西留下的现实有关。

1980年代,刚刚起步的中国经济遭遇能源短缺,118个县有94个含煤的煤炭第一大省山西响应国家号召,实行“有水快流”、“大中小矿一起上”的政策。

政策的结果是,几乎每个有煤的村镇都有煤矿,一时间涌出上万个小矿,到2005年登记在册的还有三千多个。现实中,村镇普遍无力投入,小煤矿被承包或层层转包。

当新世纪的经济红火点燃了小煤矿里沉寂的火药,三晋大地万炮齐发,矿难也频频出现。

2004年开始,一轮“资源有偿、明晰产权”的改革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

山西希望既为财政收取高达两千多亿的一笔资源使用费,又能一举将煤矿的产权明晰给交钱的人,从而变他们的短期行为为长期投入。

彼时,在山西的不少地方,南方周末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