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历史 穿越中国

东方雪铁龙商务总经理穆懿夫的东方之旅

穆懿夫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副中国字,一排4个大大的“福”字。虽然不会说中文,他地道地拼出“福”的中文发音,“这是几年前一个朋友送给我的。我知道,那是吉祥好运的意思。”

在担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东风雪铁龙总经理之前,穆懿夫是雪铁龙法国销售部的经理。2006年,这位来自法国外省的绅士首度抵达中国,以武汉为起点开始了他的东方之旅。

3年以来,穆懿夫在车轮上兴致勃勃地品味着这个古老国度的幽深与活力。他的坐驾是一辆东风雪铁龙凯旋,他曾驾车在武汉、上海、杭州穿行,还曾驾车到黄山。“据我观察,上海人和我们法国人开车没太大区别,都是急冲冲的,爱按喇叭,喜欢左拐右拐地超车。在欧洲,大概只有英国人是比较特别的,他们规规矩矩,很遵守交通规则。”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东风雪铁龙总经理穆懿夫

汽车史上著名的“东方之旅”

每天清晨,穆懿夫开着他的凯旋,从位于青浦的家中出发,途经高架抵达办公室。在这半个小时里,置身于这个城市里川流不止的车流中,他倍感肩上的压力与动力——“在上海,雪铁龙品牌的车辆还不算太多。但是,我们已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雪铁龙。我们拥有90年的历史,所以懂得什么叫耐心。我们正在一点一点地达到目标。”

一切正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他带领东风雪铁龙经营团队雄心勃勃地向中国市场发起全面攻势:新爱丽舍上半年销量持续走高,世嘉车系也迈进了主流中级车行列,6月份创造了8000台的销售业绩;10月,雪铁龙有史以来最骄傲的车型新C5也将整装待发,填补之前雪铁龙一直缺位中国中高级轿车市场的空白。

90年历史的集大成者

这个秋天,穆懿夫将换上他的新座驾——一辆东风雪铁龙C5,和第一批订户共同享受首批投产中国的东风雪铁龙C5带来的驾驭快感。

C5是雪铁龙历史上最令其骄傲的产品。这款雪铁龙第九代高级轿车,被视作集雪铁龙90年技术与高端车型之大成者。2004年,雪铁龙C5在巴黎车展首度亮相,引起了极大轰动。半年后,该车型在全球同步上市,很快取得了法国销量第一的骄人战绩。雪铁龙C5热销到欧亚各国,斩获了包括“日本最佳进口车”、“德国最佳进口车”等多项欧亚国家的年度大奖。

2009年,东风雪铁龙C5终于在上海车展上现了身。据穆懿夫介绍,国产后的东风雪铁龙C5将推出3.0L ,2.3L和2.0L3种排量供中国消费者选择。

东风雪铁龙C5针对的是中高级轿车市场,这辆流淌着纯正欧洲血统的高端车型,将竞争对手瞄准为新君威,福特蒙迪欧,第八代雅阁等。相比对手,让穆懿夫自豪的是C5卓越的安全性能:八气囊专利技术,中央固定集控式方向盘,即使在危险时候,也能充分保护驾驶者的安全。

“相比而言,车不是房子,首要品质是安全性,其次才是驾驶的乐趣。”穆懿夫正告记者。在E-NCAP碰撞测试中,新C5高分荣获五星评级的殊荣。

从毕加索到凯旋,从C2到世嘉三厢,东风雪铁龙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把握得越来越到位,对中国市场也越来越有感觉。穆懿夫特别向我们展示了国产C5在“本土化”上的独到用心:内饰配置根据中国市场需求设计,譬如放置茶杯的部件设计;内饰颜色相比欧洲款更淡,也更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要求。

“当C5还未真正在欧洲上市,我们就同时在中国开始做调研,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希望深度挖掘中国用户的品味和需求。这个工程可以说是从零开始的:即使一个小小部件的变动,各种技术因素都要全面考虑,包括座椅的形状等等:譬如,欧洲原款的后座空间较小,因为后座通常是留给孩子的。而在中国,后排通常是成年人乘坐。所以,设计上,我们给后座留了更多的空间。”

“我们希望C5能在中国取得和在法国、欧洲同样的成功。”穆懿夫透露,东风雪铁龙C5在中国销售的起步目标是平均每月4000辆。

雪铁龙的东方之旅

富康,是雪铁龙留给中国人记忆最深一个符号。

1992年,当法国雪铁龙与中国东风汽车公司在武汉合资成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同年推出第一款雪铁龙Zx系列,取一个颇具喜气的中国名字——“富康”。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这款造型时尚的轿车得到中国社会先富群体的青睐和追捧。在许多反映那个时代的小说和电视剧,富康甚至被赋予了一种符号意义。

然而,在穆懿夫看来,这一切只是昨天,他一再强调“雪铁龙不仅仅是富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普及,如今的东风雪铁龙致力于更丰富的产品序列,产品已经形成7-30万价位的宽产品系列,满足中国不同细分市场更多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雪铁龙和中国渊源远早于富康时代。最早要追溯到78年之前,当时雪铁龙的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天才地策划了汽车史上著名的“东方之旅”。1931年4月4日,准备了3年的雪铁龙车队踏上了神秘而危险的“东方之旅”。远征队伍兵分两路:一支“帕米尔”车队从黎巴嫩的贝鲁特出发,穿越中东地区、克什米尔进入喜马拉雅山区,并在新疆和第二支队伍汇合;第二支车队则从天津港出发,由东至西穿越中国北部,奔赴喀什。

第二年的2月12日,雪铁龙探险车队的全体成员历经10个月的漫长旅程,行程16000公里,最终抵达北京,受到了当地的热烈欢迎。这次远征,让雪铁龙的名声大振,也让更多亚洲人知道了“雪铁龙”。

细数雪铁龙90年风云岁月,作为汽车业几十年的“老汽车人”,穆懿夫最佩服的依然是安德烈·雪铁龙先生。这位富有创造力与实干精神的雪铁龙创始人,塑造了雪铁龙之后90年的精神内核——创新精神。

2009年2月初,雪铁龙在巴黎正式发布其全新品牌标识。新的品牌标识仍以双人字标为基础,这是雪铁龙永恒的标识元素,以纪念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同时整体采用富有金属感的色泽,轮廓更立体圆润,极富时尚、现代气息。

在这个机遇和冒险并存的关口,承载着90年历史、78年东方情愫的雪铁龙又开始了它新的“东方之旅”。 

人物周刊: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汽车人,您对中国市场有怎样的认识?

穆懿夫:中国是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时,竞争也十分激烈,品牌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在其他国家,某一个品牌可能占领所有的市场,而在中国,这是不可能的事。

人物周刊:对东风雪铁龙而言,这个市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穆懿夫:相比而言,中国的消费者比其他国家更年轻。为了更好地准备将来的车型投放,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很好地了解中国年轻一代对汽车的需求。在21世纪,最新车型在中国取得的成功有可能来自年轻一代的支持。这种巨大的挑战很有可能为今后的汽车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

人物周刊:雪铁龙对未来中国有哪些战略设想?

穆懿夫:我们将引入新产品,覆盖不同的细分市场。将来还会引入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并且希望占领中国中高端市场,在欧洲我们已经做到了。当然这是个循序渐进的工作。我们新总裁瓦兰先生说,中国市场是雪铁龙公司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人物周刊:从雪铁龙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天推出C5,您会怎么评价雪铁龙漫长的“中国之旅”呢?

穆懿夫:雪铁龙与中国的渊源确实由来已久。早在日系车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雪铁龙就已经踏上了东方之旅。得益于与东风的合作,雪铁龙在中国的销量与品质得到了很大的保证。雪铁龙与中国的关系向来是非常密切的,之前,雪铁龙并没有将其所有的产品覆盖至中国,而目前这一状况正在发生变化。

在中国,东风雪铁龙的销量已经超过百万,并且深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世嘉三厢和C5的投放,我们将更加迎合中国市场的品味和需求。我们正在用新的品牌形象、新的产品来书写一个新的历史。是的,我们有着90年的历史,但是,我们的品牌同时也是年轻和富有活力的。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