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向着绿色前进

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的政治家、商人、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共识,他们将共同完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关键的一次转型

责任编辑:朱红军 吴传震

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的政治家、商人、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共识,他们将共同完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关键的一次转型

34岁的彭小峰几乎一直待在“空中”。最近他又赶往德国汉堡,参加一年一度的光伏太阳能展览会。见客户、签订单,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他的手销往国外。

在过去的几年内,他和数千企业家分享了这个急剧增长的市场——中国生产了全球40%的光伏产品、超过50%的太阳能热水器以及组装了70%的世界风电设备。

不同于父辈蜗牛般的财富积累速度,这个腼腆的小伙子不到三年就成为中国新能源首富,身价家一度高达400亿元。这相当于他老家江西吉安市2008年财政收入的8倍。

现在,在偏僻的江西新余市,彭小峰指挥着一万多名员工生产光伏太阳能产品。他骄傲地说,婴儿最容易做梦,我们就要做成光伏行业的领袖公司。

这种创富神话的背后是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投资的飞速增长,即使在去年全球经济最不景气之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还是增长了18%。“目前,中国绿色思维、绿色产业已进入根本变革时代。”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判断。9月,她在大连参加2009夏季达沃斯年会时发现,80%的会议主题涉及到绿色、能源、气候变化。

中国正在成为这场绿色经济大戏的主角。这场大戏从开幕至今已经过去半个世纪,30年前,中国就已登上世界环保舞台,但真正成为主角那是新世纪的事情。

在这期间,中国人第一次如此热切地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他们“散步”抗议PX工程;他们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环境维权;他们倡议骑自行车出行;他们去超市买电器仔细看清能效标识,甚至不忘给自己预备一个时尚的环保购物袋。

无数的中国人发现,他们的生活正在被这股潮流改变。当然,还包括那个十几年前曾在江西吉安外贸公司担任业务员的彭小峰。

少数人的权力

1970年代国家环境保护小组负责的是没人愿意管理的 “三废”——废渣、废水、废气。有的办公室只有三个人,他们戏说自己就是“三废”。

至少在30年前,环保、绿色在中国还只是一个神秘的事物。当《寂静的春天》这本描述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小册子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中国出版的时候,出版社还不忘在书籍的前几页加上“批判”序言。尽管如此,它却让很多人激动不已。

国家林业局的高级工程师沈孝辉至今记得,当他打开《寂静的春天》的时候,首先就用订书机订上了前几页批判的序言。这个曾经服从国家分配的小伙子第一次觉得他应该离开林业局——林业局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砍伐天然林。“清澈的露水河没几年就像小黄河一样。”

然而,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还没有人意识到环保,“人人脸上流露的表情是渴望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1984年第一次来北京的世界自然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Deborah Seligsohn回忆道。从人均GDP来看,1980年中国人均GDP只有300多美元,28年后的2008年超过了3000美元。

57岁的刘约翰在中美建交第一年就来到中国。当第一次在北京郊区,刘约翰看见有人在烧汽车蓄电池来获取里面的金属时“非常震惊”,因为这会释放出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慢慢我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