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气候峰会 蓝色星球的最后博弈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难以协调的利益分歧,是谈判困难的根本所在

在以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第一个星期往往并没什么可关注的事。可今年在哥本哈根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第15次会议,一开始就不是这么回事。

好莱坞大片《2012》里关于地球将被海水淹没的悲惨结局,也许只是子虚乌有的噱头,可在现实生活中,环境,确已成极为重大的全球议题。

UNFCCC是一个国际公约,于1992年9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会议上制定,旨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量延缓全球变暖效应。不过,这个框架公约没有对参加国规定具体要承担的义务。

于是,在1997年12月,就有了个补充条款,即《京都议定书》(KP),其中更加清楚地指出要“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一共有192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始终拒绝在该条约上签字。

京都议定书至2012年失效。按照计划,本次哥本哈根会议要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如果该议定书不能在此次会议上达成共识并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失效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无疾而终。也因此,本次会议被广泛视为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拯救地球的最后一个机会。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长期科学观测地球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他们注意到热浪、干旱、洪水以及强烈的飓风发生的频率都在增多,他们同时还注意到,这些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同时机构预测,本世纪末全球温度可能会上升1.1℃至6.4℃。

英国人莱纳斯在他备受英国皇家学院青睐的著作《六度》里,提出6度将会是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临界点:全球平均气温降温6度,地球将重回冰河时期;升温6度,地球将变成烈火炼狱。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将变得极为重要,各国领导人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将在最后两天宣布各国的减排标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波尔说:“空口承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时候付诸行动。”

一切事关政治。气候变化是这个世界所面临的最大政治难题。它是囚徒困境,也是搭便车问题和哈定悲剧的混合体。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分配各个国家间的责任。1992年起,联合国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可迄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1992年各国签署UNFCCC时增加了30%。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难以协调的利益分歧,是困难的根本所在。在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不必说,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总是置身事外,即使是表态团结一致的发展中国家阵营内,亦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发展中国家被人为划分为三大类——中国、印度这样的“先进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The least developed),以及最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最脆弱国家”,如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对中国来说,压力不仅来自发达国家,还来自很多发展中国家。

欧盟环境总干事就公开承认,目前的谈判确实是“互相戳手指的游戏(finger-pointing game)”,即谴责别人不作为,或是“你不动,我就不动”。比如欧盟说,除非其他国家采取行动,欧盟才会将第二承诺期的减排目标从20%提高到30%(在1990年基础上)。

上周五,联合国的工作组提出了此次协议的最新草案:该草案首先体现了图瓦卢等小国所坚持的限制升温问题,草案中采纳了“1.5℃”或“2℃”两个目标;其次,在1990年基础上,到2050年,全球共同减排目标列出了50%、 85% 和95%三个目标。

但是,这些目标目前看来还是遥不可及,实现难度之大,超出了所有国家的想象。最令人失望的是,草案中没有提出任何帮助发展中国家抗击气候变化的长期融资计划。

唯一令人振奋的消息是,欧盟同意在未来3年支付105亿美元,以帮助贫穷国家应对全球变暖的威胁。尽管如此,这距离世界银行预计的应该有475亿美元的资助目标,还有相当大距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