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谁有权关闭BT?

知识产权管理是版权局的权责。广电总局来管有“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对网络视听传播服务的整顿进一步升级,包括BTChina等在内的不少采用P2P(点对点)技术传播的影视分享网站和论坛,纷纷被要求关停或进行整改。理由为“这些网站没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非法提供视听服务,并含有大量侵权盗版影音文件”。

此次打击对知识产权保护是否有实质性作用?本刊专访了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

1 BTChina存活已有数年之久,为何突然关闭?

游云庭:这说明,国内目前加大了相关政策的封锁力度。这次关闭是相关整肃的一部分,先从打击色情与封锁盗版入手。

2 这一类网站并非直接提供影视文件,《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中对这种行为并没有详细规定,有评论说,关闭未必有法可依。

游云庭:关停互联网网站,法律性质上属于停止经营的行政处罚。广电总局出台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只是一个规章,并非法律。即使确实违反,广电总局是否有权行使行政行为,这一行为的法律依据是否充分,也仍存疑。

要关停网站,必须通过提供接入服务的电信运营商,而电信运营商的管理部门是工信部。也就是说,即使广电总局要关闭网站,也必须发函工信部,指出问题,由工信部来实施这一行为。

3 前段时间,有关对网络游戏《魔兽》的所谓审批和处罚问题,也引发了文化部和出版总署之间的职能冲突问题,你怎么看?

游云庭: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文化传播内容的管理规定,存在多个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重叠现象,并无明确规范,国务院、文化部与新闻出版总署都有相关规定。这本身就会造成权责模糊不清。

4 BTChina网站已经完全关闭,但类似性质的VeryCD却还存在,为什么?

游云庭:VeryCD关停一日又重新开放,可能是一种对民意反弹的试探。BTChina本身是提供BT种子下载服务的,而VeryCD更多承担索引与介绍的职责,VeryCD为商业化运营,各种手续也较为齐备。他们在整治活动开始后也已积极申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5 你怎么看这次打击非法影音制品?

游云庭:此次打击可能只是试探网民反应的底线。长期来看,对互联网传播内容的管理肯定会越来越强。

6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说,这些网站确实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关闭能否起到实质作用?

游云庭:短期内关闭这些聚合网站的确会起作用。但如果没有其他措施跟进,只要网友的需求还在,加上新技术层出不穷,单纯压制性的关闭,很难起到持续作用。

7 这些被关网站有可能拿到许可证吗?

游云庭:12月20日前,被点名网站均可申请补办该证。但根据中国的特点,是否颁发该证,要完全视乎广电总局的判断而定,公司化形式运营网站的申请可能会相对容易。

8 会不会波及迅雷这些已持有许可证、但也提供侵犯版权的影音产品的网站?

游云庭:不会,影视版权方面不归广电系统管。这次行动本身只针对未持证的网站,保护知识产权应非终极目的。不过,对迅雷等也有一种“杀鸡儆猴”的意味。

9 P2P这种技术可不可能完全屏蔽?

游云庭:BT下载有可能被完全屏蔽,但P2P不会。BT下载技术仍需要下载种子和Tracker服务器,还是一种有形网络。点对点传输技术,只要有网络就会自动开始传输,因此除非彻底禁绝网络,否则不可能完全屏蔽。

10 这轮清洗过后,视频网站的衍生产业比如“字幕组”,会受到多大影响?

游云庭:影响不大,为影视观众提供翻译的“字幕组”能够存在,是因为广大网民有看外国电视节目的需求。只要这种需求继续存在,国家引入外国文化影视节目的限定没有放宽,字幕组就会仍然存在。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