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家世与友谊

在血亲与友谊之间,我个人的建议是保持三七到四六的比重,
也就是说对于亲友以外社会关系的发展给予略微重一点的考虑,
因为那将使得我们的资源扩展与基础保障同时得到周全。

在血亲与友谊之间,我个人的建议是保持三七到四六的比重,
也就是说对于亲友以外社会关系的发展给予略微重一点的考虑,
因为那将使得我们的资源扩展与基础保障同时得到周全。




富二代似乎天生就是做老板或者做富人的,而农民的孩子更可能去务农。在某些行当里面我们甚至可能看到医生世家、律师世家或者教授世家。抛开很多偶然的因素不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庭的职业信息、人际关系与日常状态,决定了在某种职业的家庭中可能会出现更接近这个职业主线的后裔。其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更容易培养出这样的爱好,而是容易形成这样的特长,这就是长久资源累积形成的家世效应。这些特长会使得这个家庭不轻易放弃,也使得其年轻成员不经意中把选择同样的职业道路当成理所当然,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路径依赖。在一个家族本身对于原来的职业资源怀有正面感受的时候,更有可能把这样的家世效应传递给后代。

发生变异的重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原来家长与家族的资源指向更优化的职业取向。比如很多做干部的家长会利用自己认识很多企业家的机会,让孩子转而去从事商业事业;二是家长或者家族对于原来的职业产生了负面感受,从而采取了排斥性的态度。比如曾国藩就曾在自己临终时对后代从政做了反面的教诲,这会影响到后人的政治选择。类似的情形也在某些了解内情后感受不佳的群体中反映出来,比如很多公务员家庭出生的父母不希望孩子将来考公务员,而非公务员家庭出生的父母则刚好相反。

再从第二代的角度来看,脱离父母作用的场域,加强自我职业见识,发展独自的社会网络,会导致新的职业路径的开发,也才有可能将此与家族提供的路径之间比较选择。如果一个农家孩子出外打工,他在很大程度上会经历他的父母从未体验过的社会境遇;同样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到其他城市上大学,也可能会发展出完全超越家长想象的专业知识。所以作为家长,帮助年轻人发展,不只是简单提供自己已有职业资源的利用机会,更需要在孩子于新职业技能、社会网络上的努力给予支持与鼓励。

当然了,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你的爸爸可能是个大好人,也可能是个大坏蛋;你妈妈可能是个良家妇女,也可能是个超级三八。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爸爸就是爸爸,妈妈就是妈妈。就算是一个坏人爸爸对于自己的孩子还是有他的父爱,泼妇型女人也总有对孩子的母爱。这种没有选择从好的方面来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依赖与支持:在任何的情况,父母以及其他血缘亲人总不会轻易放弃我们,会给我们最低限度的帮助。如果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袖手旁观,总是有责备甚至咒骂他们的理由;但反过来,我们可能不管怎样都必须得维持某种对于血亲的道义,即使我们不喜欢他们,即使他们不那么好。我有时听说一些朋友得找人把自己违法的亲人从监狱或者司法机关里面“捞出来”,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有人觉得你不近人情。

但友谊不同,友谊有很强的选择性。你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就选择要不要跟一个陌生人打招呼,在一群想与你认识的人中选择性地交换名片,决定约谁去吃饭或者接受谁的餐约,在会议场所决定坐在谁的旁边,在鸡尾酒会上决定与谁打招呼,包括后来决定请谁参加你的婚礼或者派对。当然,朋友之间,有某种帮助的义务,但这种义务显然不像亲友之间那么强硬,双方都可以根据情况决定彼此间交往的方式。

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往往喜欢有某些保障,但也喜欢有某种选择空间。在你创业的时候可能希望亲友帮忙,因为他们忠诚;但是你也很需要职业人才的专业才干,即使他们比较而言更会与你讲下合作筹码。典型的职业就是在这两者之间徘徊,那些失衡的人则比较危险:如果只有亲友帮忙,意味着你很难在社会上走得开,而且也难真有专业竞争力;但如果你连家人的帮忙也没有,意味着你要面对所有的动态关系,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两者之间,我个人的建议是保持三七到四六的比重,也就是说对于亲友以外社会关系的发展给予略微重一点的考虑,因为那将使得我们的资源扩展与基础保障同时得到周全。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