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之爱


2003年,他拎着一口袋自己喜欢的唱片就来了中国,决定到一个新的地方挑战自己的创造力及忍耐极限。他住在最普通的廉价公寓里,每天饥渴的跟周围的老百姓们学习中文,并思考自己到底可以在这个如此巨大的国家里做些什么。



2003年,他拎着一口袋自己喜欢的唱片就来了中国,决定到一个新的地方挑战自己的创造力及忍耐极限。他住在最普通的廉价公寓里,每天饥渴的跟周围的老百姓们学习中文,并思考自己到底可以在这个如此巨大的国家里做些什么。


王子因患忧郁症可能不久于人世,此时,狠心的女巫对他下了诅咒,要他前去某个遥远的国家盗取三个橘子,并且爱上这三个橘子。经过一番努力,王子终于顺利盗取这三个橘子。在返回王宫途中,因口渴难耐,就剥开了一个橘子,没想到橘子里面走出了一个公主。没办法,只好再剥开另一个橘子,又走出个公主。随从都吓得跑掉了,二位公主也因口渴难耐而先后死去,王子只好再剥第三颗橘子,里面还是一位公主。王子爱上了这美丽的公主,经过一连串阴错阳差的惊险,王子与公主的魔咒终于解除,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三个橘子的爱情》是前苏联天才作曲家、钢琴家及指挥家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1891-1953)的四幕喜歌剧,根据意大利作家卡洛戈齐的童话剧而作,首演于 1921 年。1757年,意大利剧作家卡洛戈齐(Carlo Gozzi,1720-1806)为了讽刺当时流行的舞台喜剧,将一个传统的意大利童话故事《三个橘子的爱情》改编并搬上舞台,以荒诞的模仿讽刺手法嘲讽当时的舞台剧,这是一部“给大人看的童话故事”,该剧首演时在威尼斯引起很大轰动。一百五十年后,前苏联剧作家梅耶霍德觉得这出戏正适合讽刺二十世纪的浪漫舞台剧,于是将《三个橘子的爱情》刊登于杂志上。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看了之后,根据该故事谱写出了这出歌剧。

两百五十年后,橘子的传奇被一个叫冯家伟(Xavier Froment)的法国青年带到中国。他跟几个朋友在北京组织了一个流动的戏剧社团,社团的名字“三枝橘”正是来自《三个橘子的爱情》。这个会说中文的法国小伙的一头儿卷毛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样是独立导演的张元(他也是一头自来卷),其实这两个人还真有点关系,那就是后来关于王小波那个《东宫西宫》的话剧版权问题两人之间曾经有过一阵不大不小的风波。

冯家伟2003年拎着一口袋自己喜欢的唱片就来了中国,厌倦了法国的沉闷气息,他决定到一个新的地方挑战自己的创造力及忍耐极限。他住在最普通的廉价公寓里,每天饥渴的跟周围的老百姓们学习中文,并思考自己到底可以在这个如此巨大的国家里做些什么。他毕业于巴黎戏剧学院表演系和巴黎大学文学系。来中国之前已经在法国和意大利参与导演过《这个城市的王子是一个孩子》、《马格丽特太太》等多部话剧。来到中国之后,他一边苦学中文,一边结交有共同志向的朋友,并很快与李霁霞(Laetitia Zeppellini)和齐建一起创办了“三枝橘”戏剧社,开始导演并制作了若干短剧。后来的戏还包括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的话剧《动物园的故事》和《一日烦》。

“三枝橘”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也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所有制作经费几乎完全来冯家伟本人,剧组里的成员都是一帮对话剧有狂热激情的年轻人,他们一般都要身兼数职,基本是无报酬工作,这种没有利益关系的信任全来自冯家伟对演员及剧本的独特而精准的把握能力,他认为话剧应该打破与观众的距离感,而舞台不应该高高在上,所以,他们经常是一个空地,一块塑料布,几把椅子就开始演了。中戏毕业的康璐启(又名康少)是跟随“三枝橘”最忠实的演员,曾经为了排练话剧推掉了毕业大戏的演出,而这一切都是自愿的决定,冯家伟专门为康少导演了独角话剧《野草》,让他的个人生命体验同鲁迅的文字力量强力碰撞,让所有现场观众震撼不已。后来康少又主演了王小波的话剧《东宫西宫》,在文艺圈内反映强烈。

“三枝橘”的 《野草》十月底又要在北京开演了,有兴趣的人都去看看吧,据说到时候每人都有橘子。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