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区重建让举国体制融入现代社会

灾区重建的进度,被很多人视作“举国体制”的成绩单,不无道理。但“举国体制”的宏大表象下,其实更多颇有意味的细节,不应被世人忽视。

责任编辑:陈敏 史哲 蔡军剑

这是汶川地震灾区迎来的第二个春节。在每个人把“回家”视作首要之事的时刻,灾区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何时有家,怎样过年?不久前,四川宣布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将在春节前搬进建好的永久性住房;同时,灾区学生在春季开学前全部告别板房校舍。

这是让人温暖、意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消息。一位建筑专家就说,如此大规模的重建一般需要7至10年,不到两年有这样的成果,“超乎我的意料”。

但是,如果真对中国资源动员能力有基本的了解,并不会意外。

从汶川地震的最初救援开始,“举国体制”即重新为世人关注。不必与唐山之难对比,唐山人用了十年多的时间才彻底告别地震棚;也不必与海地之痛相比,这个政府治理本已陷入恶性循环的 “失败国家”,因地震而陷入更深的深渊。中国以举国之力应对汶川巨灾,处在“G2”成为热词、国力与胆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