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文化外交没有用——专访文化部外联局西欧处处长陈平

欧洲人对中国真的不了解,不要指望一次活动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你认为一个文化年就能够使中法关系好上20年,这不是别人的问题,这是你自身的问题

责任编辑:袁蕾 实习生 盛佳婉

欧洲人对中国真的不了解,不要指望一次活动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你认为一个文化年就能够使中法关系好上20年,这不是别人的问题,这是你自身的问题。——陈平

别指望在欧洲搞春晚

南方周末:面对比利时和欧洲观众做这样一个文化节,我们是否要去研究或判断他们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

陈平:“以我为主”应该是大的方向、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对方的欣赏习惯,他的兴趣点,否则你觉得应该推这个,到时候拿出去不一定有好的效果。一般在欧洲地区做艺术节,都是跟对方的组委会进行充分的讨论。毕竟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观众的了解,要比我们清楚得多。比如我们国内最流行的形式是综艺晚会,但在欧洲就不灵。

我们这次是用展览开幕,这是欧洲特别通行的,欧罗巴利亚艺术节的传统就是用重要的展览开幕。《中国古代帝王珍宝展》是重量级的展览,前些日子希拉克还专门从巴黎坐火车去看了。但是我们要搞一个演出,怎么做也有很大的争论,因为按照传统办法,应该是一个春晚式的综艺晚会,但是我们就提出在欧洲搞这个不灵。

后来找了专家帮我们把关,定下来用广州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作为开幕演出。余隆指挥,陈其钢作品《逝去的时光》,王健大提琴;然后是郭文景的《衲袄青红》,交响乐与川剧融合。这么大的艺术节上,这也是第一次不用综艺性的节目作为开幕节目,效果很好。

南方周末:这次的文化节与政府以往办的类似活动,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陈平:这次的规模非常大,是比较完整、丰富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这次四个半月的时间,从秋天到冬天,在欧洲,冬天是去博物馆的季节,我们就考虑把重点放在展览上。中比双方共同做展览,差不多二十四五个,比方一些文化机构自己做了二十多个展览,一共就有50个展览,他们的广告牌上写得很大。

展览的结构比较丰富,有帝王珍宝展,也有中国当代建筑、当代艺术的展览;演出方面,也从传统的京剧一直到现代的,甚至这次还推出了流行音乐。我们当时是想,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