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挑战体制的地下管道

中国的城市道路何时可以告别开膛破肚的时代?上海世博园区共同沟的遭遇显示,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利益问题,体制问题,还有眼光问题。

责任编辑:曹海东 朱红军 实习生 袁端端

中国的城市道路何时可以告别开膛破肚的时代?上海世博园区共同沟的遭遇显示,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利益问题,体制问题,还有眼光问题。

上海极有可能全面铺开一场清理城市地下“血管”的革命。令人生厌的“马路拉链战”——开膛破肚、占道堵路的管线工程,已不再有机会出现在刚刚建成的世博园区,未来这一趋势或将加速在其他城区推广。

4月20日,上海世博会试运行首日,20万名游客会不太习惯地发现,中国城市中常见的架空电线杆、通讯线杆,遍寻不着。因为在世博园区的地下,类似《越狱》男主角迈克借以逃生的庞大地下管沟系统已经建成。一条宽、高均近两米的所谓“共同管沟”,正静静安伏在游客的脚下。

这条全长6.6公里、总投资约17亿元的管沟已经铺设到位。顾名思义,共同沟的名字意味着,但凡公共设施管线,包括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给排水、交通信号等管线尽被囊括其中。

这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上海世博会,留给中国城市建设的又一个细枝末节却意义重大的启示。

管线错综,利益复杂

管理混乱、利益格局复杂的地下管线,一度曾是中国城市的噩梦。

在中国的城市,民众早习惯了隔三差五道路被挖开的日子:今天是下水管维修,明天是通讯光缆铺设;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浆……

世博园区内有关共同管沟管理的改革,根本上扭转了这一状况。早在2007年就批转生效的规范性文件——《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管线综合管沟管理办法》,现在仍是国内唯一的关于共同管沟问题的政府规范。

所谓共同管沟,是指在地下挖掘隧道,将原本均为单独埋设的水、电、气等各类市政管线集中放置在一条地下隧道里,隧道同时留出供检修人员行走的通道,在必要的位置上,“共同管沟”设有通往地面的出入口。管线入共同管沟后,每根管线都会注明所属单位,万一哪根管线出了故障,只要打开接点处的井盖,便能立即查找到所属管线的所在位置,直接施工。“它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避免了由于埋设或维修而导致道路多次开挖的麻烦。”管理办法建议稿起草委托人之一、上海中茂律师所主任盛雷鸣说。

作为专业人士,他被要求在诸多场合,推广这一规范和经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