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打导弹的人

邱成龙要做的,是告诉那些手握“利剑”的将军们,导弹到底应该“怎么打”

责任编辑:郭力 李梁 马昌博 实习生 何谦

邱成龙作为技术负责人编写出了中国的《战略导弹作战运用手册》,从那时起,当遭受敌对国家核攻击后,中国第二炮兵部队有了明确的还击方法。

199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东海公海上进行导弹发射训练。给这个方案提供决策咨询的导弹作战运用专家组组长就是邱成龙。

他要做的,是告诉那些手握“利剑”的将军们,导弹到底应该“怎么打”

作为一名军人,邱成龙用一辈子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就是告诉那些手握“利剑”的将军们,他们手中的导弹,到底应该“怎么打”。

他曾两次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但因课题大多是辅佐高层决策的“国家机密”,导致评选委员会对他的价值知之甚少,最终落选,但邱对此并无怨言。

实际上,他是导弹“作战运用”的顶级专家,一个从军近50年的军人——这个身份一直到他2009年10月去世。只是生前邱成龙很不愿意被人关注,甚至去人民大会堂领奖都没告诉家人。

这位幕后英雄个子小小的,走路很轻。而与外表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默默地担当——几乎没有哪个职业能够像二炮的专家这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承担了一个国家强大的梦想和“站起来”的愿望。

至于邱,像他之前的那些曾经隐没于边陲多年的“两弹元勋”的前辈们一样,最终将生命交给了这支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不同的是,有些元勋在生前终能闪耀于世,而邱成龙,这个已然逝去的老兵,最终还是在死后成为这个群体的写照之一。

炮兵学院的“导弹学生”

回想起邱成龙学生时的样子,退休将军李生杰的嗓门明显提高了许多。

1961年,21岁的邱成龙从老家吉林九台,来到陌生的西安求学。当时学校规定,每个星期六是党团日,那天不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