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用我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脚下的路!

知道他身体不好,但走得这么早,还是觉得突然。在他那一代政治家中,他其实算是比较年轻的,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我们都等着下一次,等着他从北京的医 院出来,我们还是乘着那辆银灰色的老捷达,一起去到珠三角的青山绿水中穿行;我们都等着下一次,等着万寿路甲15号院的某扇门咿呀着轻轻敞开,他穿着一件 灰色夹克站在门口,笑盈盈地向我们伸出手。

但是,这一切都落了空。本来以为他的这次住院,不过就像一次旅行,总有归来的时候。没成想他会就此一去不复返,而我们还有那么多路没赶,那么多的话 没说,那么多问题没有讨论清楚。

跟老人家交往多年,印象最深的,一直是他的厚重、大气和智慧。他曾在时代的潮头,用全部的生命去搏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我们整个民族,但命运不 给他机会。其实那时他的要求并不高,宽厚,宽容,宽松,不过是多点点弹性,多点点人情味而已,不过是给沉闷的斗室注入一缕清风而已,并不是马上破门而出。 但这么卑微的要求,竟那样石破天惊,让他付出了几乎是一生的代价。

但老人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责任,没有放弃对中国道路的关注。不能不作为旁观者,但他反而更加目光如炬。很多评论说他是一个开明的政治家,但事实上 他早已经超越了开明的层次。他是1980年代的代表性人物,但他并没有停留于1980年代,回归平民生涯之后的20多年,是痛苦思索的20多年,他在痛苦 思索中一步步地完成了对自己的思想革命,凤凰涅槃,最终彻底融入了现代文明,那么坚毅,那么决绝,他因此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思想水平,站到了当代中国思想 史上的最高峰。

跟老人家的每次对话,都有醍醐灌顶的快感,都不能不为他的思想穿透力折服。但遗憾的是,老人家一直惜墨如金,述而不作,他的思想结晶,只有极零散的 记录。好几年前的一次长谈之后,我们中的一位曾极郑重地给他进言:是到系统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了,您不能把记忆都带走,不能给历史留下那么多黑洞。但是, 老人家终究还是没有答应。老人家何尝不知自己的思想的价值,但我想,也许是他自己都不曾料到,他的生命之灯会那么早关闭吧。

时间的风太狂暴太无常,而生命实在太脆弱,灯正在一盏盏地关闭,那是生命之灯,更是智慧之灯。李慎之老,任仲夷老,何家栋老,现在则是朱厚泽老。有 他们在,这世界就有重量,这世界就有支撑,这世界就有光芒。但是,现在他们一盏灯接一盏灯地飘走了,只把我们,留在苍凉的旷野中。

历史的担子是落到我们的肩上了。我们别无选择。那么就把我们自己变做灯,用我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脚下的路吧。从遥远的南方,我们这样在心底里默默誓 言。这是我们对朱厚泽老的誓言,更应当是我们对整个世界、尤其是后人的承诺。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