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熟悉非常陌生 龙应台广州行记

龙应台认为小人物才是“大江大海的主角”,“我对所有‘宏大叙述’报以最深刻的怀疑,因为一切伟大的东西背后都是一个个柔软的个人”。

责任编辑:袁蕾 实习生 常仙鹤 徐清清

既是故乡,又是异乡,非常熟悉,又非常陌生,正是一个最特殊的无可取代的视角。是的,如果有机会,我会很愿意在大陆的某一个城市一角住下来,生活一段时候,也许要那样,才能有一点点在泥土上赤脚行走的酝酿。——龙应台 

5月29日晚,广州,暴雨倾盆。中山大学梁銶琚礼堂。

7点15分,梁銶琚礼堂,1400人座无虚席,这是“南瓜院线”的第一次放映。

舞台中央,黑T恤,白色牛仔裤,龙应台左手插在裤兜里,右手拿着话筒做开场演说。

“可不可以多一点灯光给观众?现在是‘敌明我暗’啊!”

台下笑声荡漾,观众的面目逐渐清晰起来,紧接着是掌声。

简短的致辞之后,一部《目送一九四九 龙应台的探索》的纪录片开始播放,99分钟,由一百多小时的素材带剪辑而成。

关注1949年,20年前已经在心里种下种子。后来父亲去世、母亲失忆,龙应台才悚然而惊,要和时间赛跑,用文学的方式,向那个时代告别。

这是2007年她写的一本名为《目送》的书的内容。《目送》是其中的一篇短文,在台湾和香港已经被收入中学语文教科书。这是一部“不可言说”之书,龙氏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提问时,一字一句地回复,“《目送》是一本‘极其残酷&rs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