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沉重的《赤裸裸》

迈克·李(Mike Leigh)的名字,是从美国《综艺》杂志的记者那里知道的。我觉得非常奇怪,《综艺》记者心目中的大师,不是他经常采访报道的好莱坞导演,而是这样一个冷门的英国导演。迈克·李1943年2月20日出生于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索尔福德——迈克片子里的人物,常常来自这个城市。他从电影学院毕业以后,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电影导演生涯。

迈克与其他导演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不是一开始就有好剧本,而要和演员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人物,甚至让演员生活在影片人物的生存状态里,然后开始一点一点开掘人物的内心、行动线和走向——剧本在这中间渐渐地成形。他的影片里面人物不多,情节对他也并不重要。全部的重点,就是刻画出复杂、准确的人物。迈克的影片,最后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所表现的人物。很多演员在经历了他的一部片子以后,会发现自己的性格在改变。很多大明星都愿意和他一起工作,花很长的时间去体验角色,然后塑造一个能在银幕上留下来的形象。

听过对迈克的介绍后,我开始四处寻找他的片子,而每次看完他的片子,都不敢轻易下笔,更多的时候,是回头仔细解读他的影片。迈克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用的演员一点都不具备普通审美和商业标准上的“漂亮”,甚至会让人在看第一眼时产生一种反感,因为人物身上的粗俗,像镜子一样反映了自己,让你常常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这一份难受,会让你对人物有一种拒绝接受的态度,但当你跟着迈克的人物和影片一点一点往下走的时候,那份真实、细腻和准确,让你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导演设定的情景之中,很快就对人物产生认同和理解。这些人物,一定是你在生活中看见过、接触过的。这就是迈克一直在努力把握的状态——准确。

迈克在1993年完成了影片《赤裸裸》,并赢得当年的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男演员戴维·休利斯获得最佳男演员奖。这是一部在今天看来依然沉重的影片,男主角强尼似乎是都市版的“麦田守望者”,但他不是那个16岁的考尔德,他不再单纯,不过,他同样是一个反英雄的角色。迈克塑造了一个令人厌恶和沮丧的人物,他要表达的是仇视和厌倦。只是这个强尼,又一直在那里思索,他愤世嫉俗,同时又作恶多端。《赤裸裸》似乎比塞林格走得更远,进入后工业化大都市的生存空间,人物更加复杂,人们再也不能用一两句话就说明强尼:他身上没有好和坏,就是一个扎扎实实的人物。他周围出现了不同女性,在这样一个荒诞的社会里,迈克塑造了露易丝这个角色,她和强尼有过一年的爱情经历,后来她离开强尼从曼彻斯特来到伦敦,故事就是从强尼到伦敦来寻找露易丝开始的;最后又以强尼被路上的小混混痛打一顿,瘸着腿,既无奈又决断地离开这个城市告终。

影片依然说不出有什么故事,倒是围绕在强尼身边的这些女人,让你第一眼看去,就会觉得在哪里遇见过她们;当她们行动的时候,你会跟随她们的一举一动去感受。

演员的表演,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因为他们展现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表演,他们就是在那样生活着。强尼在对待苏菲时,那种残酷和无赖的粗野,让人不敢目睹,但后来,当他看着露易丝的时候,流露的真诚、纯净的眼神,让你几乎不能相信,这是同一个演员。这实在是演不出来的,它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和个性流露。我不知道导演让演员体验和出演了怎么样的戏,一次又一次,他就那样从生活里走出来了。同样,露易丝在厨房里和性变态的霍克斯相遇的时候,顺手操起了锐利的切肉刀,刹那间,你看见一个那么强大的女人站在那里,心里充满了欣慰和敬佩。

迈克对女人的生存状态有着太多的同情和理解,但是当他赤裸裸地把现实暴露给人们的时候,有时候会激怒观众。更多时候,我们愿意生活在漂亮窗帘遮挡的现实后面。《赤裸裸》在伦敦上映的时候,有人愤怒地说:“5英镑,5次强奸。”(当时电影票价为5英镑)可是,影片中的暴力,实在不是迈克最终要表达的东西,他更多的是要表达生活在都市底层的人的状态——他们的欲望、无奈,以及那份挣扎中的伤痛。

迈克的现实主义,似乎是他自己特有的,既有一种英国文学、戏剧的张力和底蕴,又根植在现实之中,他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还是不一样,在事件本身的戏剧性上,他拒绝无中生有的设计和刻意的煽情处理,力求还原生活最原始的面目;但这一切,又不是生活的忠实再现,他不留痕迹地截取了生活的片断和瞬间,给予演员很大的创作空间。

迈克的电影语言,像他处理人物那样,一点都不奢华,但又非常讲究。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