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猪与军舰》 今村昌平的大手笔

这阵子,朋友不断和我谈起今村昌平的电影,我们互相交换、争论,我完全认同朋友说的一点:今村昌平早期的作品,比他的《梄山节考》更残酷、更有力量、也更男性化。他成名后的作品,主要表现人的贪婪和从中产生的暴力。今村善于描写性爱,所以他的女主角不论多有名,几乎都要在他的影片里裸露出演。他晚年的《鳗鱼》几乎看不到早年今村的面目了。但是,女演员在镜头面前赤裸演出的状态,一直没有改变。显然,今村不是要表达一种商业性的“裸体”,他所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价值和语言。

今村早年让人刮目相看,是从影片《猪与军舰》开始的。这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红灯区也是在片厂搭出来的布景,但今村愣是把它拍得那么栩栩如生,你怎么都会以为这是实景拍摄的影片,也一定是在日本发生过的事情。在这里,“猪”象征着日本国民,“军舰”象征着美国。仅凭这样一个片名,就可以感受到今村在面对自己的文化和民族性的时候,是多么地勇敢和有力!以至于影片在法国放映的时候,那些反美情绪比较激烈的群体,一致认为影片揭露了美军在日本基地的丑恶嘴脸。但是,今村在影片里,深刻地揭露出日本国民性的丑陋。在物质化的时代到来的时刻,男人显得是那么软弱,而女人却常常更能“与时俱进”,只是她们的努力和坚强、奋发也都让人质疑。

今村昌平生于东京(1926-2006),从小就对电影非常感兴趣。二战以后,他着迷于黑泽明的电影,渴望成为黑泽明的学生,可是没有成功,却成了日本另一位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学生。有意思的是,今村如此叛逆的性格,怎么能够安心地在小津的旗下学东西?他们俩的风格是如此格格不入。今村是一个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可他浪迹于下层的小地痞、妓女和贩毒者甚至黑社会里,他在一群不务正业的人之中呼吸,吸取生命的养分。这样的背景和小津的作品,几乎成了一个讽刺。但今村在小津那里工作还是非常认真的,这就是日本的一种学养,他们的基本工作态度和原则。小津也认可今村的工作。但是今村昌平后来指责小津安二郎只拍 “官方”的电影,(小津电影中的人物,一直在追随日本传统道德生活),而今村则想撕开现实,表现一个“真实”的日本——至少不是小津理解的日本。于是今村拍摄的片子,再也不可能是安静的。他进了松竹这样的大制片厂就一直不太平,最后,他离开松竹,到了日活这样的小制片厂工作。在那里,他拍出了具有个人风格的影片。

《猪与军舰》把今村和传统的日本电影彻底区分开来。制片厂老板非常不喜欢这部影片,虽然影片还是上映了,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今村几乎失去拍戏的机会。影片渗透出一种表现主义的气息,特别是到影片的最后,小伙子津达在临死之前,举着冲锋枪逼卡车的看守和司机把装着猪的车厢全部卸下,把活猪全部放跑。只见蜂拥的猪群,在街道上、巷子里疯狂地奔跑着,最后把黑社会成员挤得无处站立,那些猪从他们的身上、头上踩了过去。而津达则被黑社会的枪打中,他不断地挣扎,似乎想跑去和他的女朋友晴子见面,最后却在厕所里倒下。

这时,美国的航空母舰向岸边驶来,舰上的大批美国海军战士挥舞着军帽,不知是在向日本还是向岸边欢呼的妓女致意。成群的妓女疯狂地朝岸边跑去,衣着时髦的晴子却逆着人潮,独自走向远方。最漂亮的是,导演给了她一个中景镜头,晴子努力将自己嘴上的口红擦去,但很快就跳成一个全景。这时候,你会突然想到,今村拍戏似乎非常不在乎特写,他讲究的镜头,都是中景和小全景,他一直把自己的主人翁,扎扎实实地放在一个有质感的背景前,让你感受到时代的局限,和人物在环境压迫下的无望。

今村的用光显得尤其细腻考究。《猪与军舰》里面,大量镜头是夜景,那些微妙的灯光,从玻璃窗里折射出来,照在他拍摄的实体和人物身上,进而产生微妙的暗示和变化。

晴子走了,但故事没有结束,于是,你会渴望看他后面的两部作品——《日本昆虫记》和《红色杀机》。今村总能在影片结尾把观众完全引入他的思绪,让人在窒息和无奈中不断地思考、感受,你甚至会下意识地拒绝影片的结束!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