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为什么20年都修不好

10年来,苏花公路每每塌方断路,每每又修修补补。各种纠葛夹杂其间,令彻底整修苏花公路的计划被反复搁置。

责任编辑:郭力 实习生 周菁

10年来,苏花公路每每塌方断路,每每又修修补补。各种纠葛夹杂其间,令彻底整修苏花公路的计划被反复搁置。 

只用6个小时,11月9日,广受争议的“苏花公路改善计划”在环评大会上“有条件通过”;从上月初审到通过共23天,创下环评史最快纪录。

从“苏花高”、“苏花替”到“苏花改”几度变脸,终获通过,历时20年。花莲县长傅崐萁感叹:“连万里长城都没有这么长时间的准备”。

而最终化解争议的推动力量,竟是血的代价。当地一位媒体记者说,平时死一两个人,都不能感觉刺痛并促成共识,才是最大的悲哀。

“你们大陆游客真的是活菩萨。”前花莲县休闲旅游协会理事长刘瑞祺说,没有“10·21”惨剧,争议将毫无悬念地继续下去。

苏花公路修复现场 (苏永通/图)

沉重的环评

尽管环评仅是政府重大工程决策的环节之一,但近10年来,苏花公路的命运,都聚焦于此。

围绕苏花公路,赞成与反对者最关心的三项议题无非是环保、发展和安全。但双方辩论时,正反双方争吵的经常不是具体的环境问题,而是最基本的决策问题:到底是要一条高速公路,还是普通公路,或者以铁路替代?

宜兰县副县长吴泽成认为,本来应该是政策先行,“应该要倒过来”。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