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刺客列传

 

 

 

一去不还,轻贱生命,又将生命大写出来,这是古代精英们的勇气。时代远去,生死沉浮,这些故事代代流传,这种古风,如此人物,正如鲁迅所言,是中国的脊梁。

日、韩合拍过一部科幻电影叫《2009迷失记忆》,一开头,2009年的汉城是日本帝国的第三大城市—那时朝鲜半岛是日本的一部分。

民族抵抗组织通过时光隧道回到100年前来改变一个历史事件—19091026日,在哈尔滨的车站,安重根未能击毙伊藤博文,所以朝鲜半岛终于被日本吞并。抵抗组织的一位成员在影片末协助安重根击毙了伊藤博文,于是历史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这就是说,刺客可以左右历史。

荆轲易水作别,是因他和燕太子丹赌气而不再等他信任的助手,后来徒有匹夫之勇的秦舞阳显然没有胜任这个角色。后人陶渊明曾叹荆轲剑法太差,不然他不会浪费那次用名剑安慰历史的机会。但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到今天还血气逼人。

一去不还,轻贱生命,又将生命大写出来。这就是《战国策》里唐雎说的布衣之怒与士之怒的区别:布衣之怒只是轻贱生命,士之怒,是用生命撼动天下—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燕丹子》也说: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荆轲乃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士的原意就是勇士,勇气是士(当时的精英)的品质。所以,像专诸、聂政、荆轲这样的布衣刺客,都被喻为士。勇敢伴随着力量,不是勇气,只是有恃无恐。力量孤单薄弱时,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其实荆轲有个比他身手更差的前辈,或许勇气更佳,但并未见载于太史公的《刺客列传》。

这次刺杀的策划者、行刺者、被刺者都是英雄。

策划者是伍子胥,是一个著名的复仇者。他先前策划过《刺客列传》见载的专诸刺吴王僚的行动,扶吴王阖闾登了位。这回对付的是吴王僚的儿子庆忌。

庆忌被称为万人敌,勇力过人,据说能徒步追上野兽,随手擒住飞鸟,而且雄才大略,正在游说诸侯出兵助他复国。伍子胥给食不甘味的吴王阖闾讲了朋友要离的故事,说明胆气是比勇力更强大的。

要离是个孱弱瘦小的侏儒,就像秋天枯干的草叶一样,他只有顺着风才能行走。如此弱小的要离遇见了齐国勇士椒丘欣,椒丘欣正在得意地向众人讲述自己的英雄事迹:他曾在一条河边饮马,结果水里有条龙(我猜是条鳄鱼)把马拖走了,他大怒,潜入水中与龙搏斗了几天几夜,结果伤了一只眼。椒丘欣昂头展示他那勋章般的眇目时,要离在旁边冷笑:“我听说勇士宁死也绝不受辱,而你这一战既丢了坐骑,又残了一目,最后又贪生爬出水面来,到底有什么可骄傲的呢?”椒丘欣哑口无言。

要离回家后,对妻子说:“我今天当众羞辱了壮士椒丘欣,他晚上一定会来杀我,你千万不要关门。”到了夜间,椒丘欣果然来了,但见四门大敞,而要离在床上跷着二郎腿。椒丘欣用剑指着要离说:“你当众辱我,又夜不设防,卧不闭户,是瞧不起我吗?”要离坦然道:“不错,我当众辱你,你不敢当时发作,却像小偷一样夜半来犯,还拿着剑放在我脖子上才敢说些狠话,这算勇士所为吗?不觉得羞愧吗?”椒丘欣叹了口气,“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勇士,今天算是见到真勇士了。”说罢含愧自刎。

吴王阖闾宴请了要离,看着他孱弱的样子面露难色。要离直请行刺庆忌的任务,吴王阖闾说:“我年前追杀庆忌不成,因为他除了勇力过人,而且机智无双。你力不能敌,智未必就高于他,如何刺杀?”

后人荆轲为得秦王信任,想出向樊於期借头之计,不是智谋的高妙,实为思虑的狠辣。要离更狠,他首创了中国“三十六计”中的苦肉计,请求吴王阖闾当众烧死自己的妻儿,并斩断自己的右臂,然后以一个天下至弱者的身份投奔了庆忌。庆忌怜他的身世,而且也需要一个能揭露吴王阖闾暴行的证人,这对诸侯更有说服力。

三个月后,庆忌带兵渡船复国,要离与庆忌同立在船头。船头风大,要离以他仅存的左手持一支短矛来支撑单薄的身体。突然一阵疾风吹来,要离借着风势,跃起一击,矛头全部没入庆忌的胸膛。这临风一击是如此迅捷和灿烂,据《战国策》记载,在这一击的同时,有一只苍鹰闯入吴王阖闾的大殿,触柱而死。在一旁的伍子胥叹道:“要离已成事了。”

庆忌中矛后愣了半晌,忽然俯身擒住要离的脚将他倒提起来,把他的头沉入江中,反复三回,然后将呛得半死的要离放在膝上,“你很好,难得你有这样的苦心。”又对手下人说,“不要难为他,他是个勇士。天下不能在同一天失去两个勇士。”说完拔出胸口的短矛,气绝而死。

要离看着庆忌的尸体发呆,迟迟没有离去。庆忌手下的兵士恨恨地道:“你还不快回去讨赏!”但要离已在此时看见了使命之后巨大的空虚,刺客毁灭生命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沉重的公义,那公义的背后,还潜藏着更深厚和虚无的人性。他仰头而叹:“我为了事功,谋杀自己的妻儿,是仁吗?为了报效新主,刺杀旧主的儿子,是义吗?刚才被公子庆忌折辱后,如果贪生而退,算勇吗?”

说罢,投身在茫茫江水之中。

庆忌的从者们相救,将他捞起来掷在船头。要离苦笑,“我就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吗?”俯身冲到士兵的刀剑上,这回死了。

而吴国的历史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