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快乐男声”台前幕后

 

  作为“超级女声”的小弟,湖南卫视今年的男声选秀节目无法沿用之前如火如荼的“超级”招牌,据说是由于政策的限制—“快乐男声”的名字显然没有“超级女声”那么高调,那么不可一世:“快乐”比“超级”更朴实,也更靠近音乐。至少字面上看来如此。
  而我也没有想到,写完“美国偶像”之后的两个月,我就和中国版的平民选秀节目发生了关系:去“快乐男声”济南赛区做音乐总监。我要做的包括指导选手演绎歌曲,协调乐队,把握整个比赛的音乐水准。我很喜欢“美国偶像”节目中音乐制作群对选手才能的发掘、提升和塑造,这种工作的成就感于我有诱惑。
  到济南赛区迅速进入状态。选手的身份真是五花八门,从酒吧歌手到煤矿工人,最小的18 岁,最大的29 岁,大约能分成三类:一类是“偶像型”,一类是“实力型”,还有一类个性较另类,比如济南的选手王耘在海选时唱了一首原创作品,名曰“狗日的上海”,冲动的地方情绪,但也有趣。50 进10 比赛第一轮是分组演唱,这种模式在“美国偶像”里也有,既要分工又要合作,既要合力提高整体表现又要展现各自的个性,这往往是激发选手矛盾、暴露个性弱点的环节。
  果然,从排练开始,各个小组就显现出很不一样的氛围:唱《我真的受伤了》这一组从开始就表现出成熟的音乐能力和合作状态,分配、和声安排都非常合理,音乐演绎很充分;唱《我的未来不是梦》那组却缺乏沟通能力,各自心事重重;《手放开》这一组最为混乱,网络选出来的这五位选手必须分在一组,感觉有点格格不入,有的人实在是从水平到态度都很成问题。

  临到比赛前夜,组里实力最强的北京选手李慕对组里成员的表现很不满意,来找我诉说。我劝诫他毕竟这是个人的比赛,团体不行的话,就专注于自己的表现力,无需患得患失。果然正式比赛中,这组除了李慕,其余四个被直接淘汰,李慕当时呆在台上,心情肯定非常复杂—电视里没有抓拍到这样的细节,但这的确是真人选秀节目最残酷和最真实的一幕。
  沈星瑜18 岁,是这个赛区最小的选手,长得很帅,在50进10 的比赛中表现平平,虽然进了十强,但我并没有注意到他,自然把他归入到“偶像型”。长沙十强赛,他在酒店唱选定的歌给我听,一首原创作品,吉他和弦走得很怪。他告诉我他喜欢爵士,写的东西也和一般流行歌不太一样。他想要乐队把王力宏的《Kiss Goodbye》玩成摇摆爵士的味道—我非常兴奋遇到这样有想法的选手,排练过程十分愉快,乐队几乎忘掉这是一个伴奏。沈星瑜一直感慨:“我真没想到可以在快乐男声的舞
台上唱爵士,像做梦一样。”
  当然他的演绎比较稚嫩,正式比赛时,评委巫启贤点评说,他没有必要把这首歌改成这样。但是沈星瑜很坚定地说:“我就是喜欢这样唱歌,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没有进入下一轮,宣布被淘汰的时候,他笑得很灿烂。这让我想流泪,他几乎让我忘记了这是在比赛。沈星瑜准备的第二首歌是原创的《小燕子》,本计划由我帮他弹吉他伴奏。这歌充满质朴的美,排练的时候旁人都听得入神,但没有机会在台上表现了。他告诉我,这是他惟一的遗憾。对于我又何尝不是呢?
  最后,姚政夺得了济南赛区的冠军。在这个实力很强的赛区,姚政如果单凭唱功,也许根本进不了前20,但是他从海选开始,就背着吉他用他理解的“摇滚”去征服评委。起初我看他的表演觉得好笑,那不算摇滚,真的不算。但后来,我发现了这个选手与众不同之处—他平时想的很多,对自己的局限也很清楚,但一上舞台,就会把一切抛开去释放情绪。对于他,我要做的是在音乐上勒住他的感觉,告诉他吃准节奏的重要。凭借他自己的努力,姚政以何勇的《非洲梦》、万小利的《妈妈》和扭曲的机器的一首歌,夺得了冠军。姚政得到冠军,很多人不平、不屑,但是很少有人看到,他具有同龄孩子最缺乏的东西:情绪、更强的表演欲望,没有矫饰的方式。太多人在摹仿周杰伦,摹仿林俊杰,但很少人内心有东西,姚政比他们多了那么一点点。只有一点点,足够让他赢。
  进入全国十二强的姚政也染上了患得患失的毛病,对于一个年轻人,在这种比赛里保持一贯的心态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在11 进9 的比赛中被淘汰,表现木讷僵硬。实际上越到后来,所有的选手都变得更加紧张,比赛是重压而不是音乐的展现了。很多人说快乐男声的内幕,在我看来没有内幕—所有的参与者,包括电视台、娱乐公司和所有的观众,就是这个时代的注脚1、注脚2 和注脚3,排名不分先后。每个个体都是流行机制中的一个角色,市场化的审美潜在地影响每一个方面,最终决定了这个比赛的走势。选出来的必然是一些符合当下审美的个体—游离于这个审美范畴之外的人,有的会成为装点,更多的被抛弃。要说内幕,这是全体参与者的内幕,东方快车谋杀案式的内幕。所有人被市场化审美暗示,反过来又促成这种审美更典型化。抛开这个环节我们回到起点,参加比赛的这些年轻人,他们绝大多数人一开始就在模仿时下当红的歌星,从音色、吐词到气质做派,在“内幕”之前,他们已经决定了这个比赛的大面貌。姚政总是跟我说他的梦想是要复兴中国摇滚,我觉得很悲哀,他的努力注定被大众化的无个性的东西淹没。
  音乐的位置又在哪里?面对这些选手,我想跟他们说:音乐才是核心,比赛是别人的,音乐是自己的,音乐不会失去。我必须说这些话,但我知道在这个环境里,我的声音很微弱。选秀带来急速上升的“人气”,明星般的生活和关注度,这是年轻的虚荣心无法抗拒的诱惑。问题是在被淘汰之后很多选手难以回到以前的生活,那是怎样的一种失落?他们是否还会认为音乐是必然的追求?电视和大众都不会关注,没人会关注,这是内幕外的内幕。
  我只希望真正喜欢的音乐的人能一直走下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