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通胀同行

CPI数值有望在今年六七月份达到峰值,此后将逐步回落。但通胀将在数年时间内长期存在。

责任编辑:肖华 邓瑾 助理编辑 温翠玲

CPI数值有望在今年六七月份达到峰值,此后将逐步回落。但通胀将在数年时间内长期存在。

■这轮通胀的特殊性在于,经济还没过热通胀已经不低。但也有人认为,滞胀已经出现。■之前,CPI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涨价驱动;之后,变成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上涨共同驱动。

■输入型通胀的力量其实较小。

■货币超量给通胀带来长期压力。

■发改委“约谈”企业不涨价,或对控制通胀预期有帮助,但也可能会延迟通胀的速度,延缓通胀顶部出现的时间。

中国政府正在运用所有政策工具抗击通胀。 (CFP/图)

2011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攀上了32个月以来的最高值。

物价上涨不是新闻,新闻是国家发改委会同农业部、商务部等部委,“约谈”康师傅、联合利华、贵州茅台、中粮集团等一批企业,全面关心方便面、洗发水、食用油和白酒等日用消费品的价格。

不同寻常的“约谈”行为,在惯见的加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举措之外,增添了公众层面对通胀升温的预期。

物价还会不会往高点走?通胀还将持续多长时间?推动本轮通胀的动力来自何方?如何与通胀共存,化解通胀之危?南方周末邀请了高盛(亚洲)中国经济学家乔虹、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和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就上述问题发表看法。

5.4%意味着什么?

南方周末3月份CPI同比增长5.4%,是32个月来的最高值,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乔虹 (东方IC/图)

乔虹高盛亚洲中国经济学家)

5.4%确实是2009年以来通胀同比增长的最高值。这个数值表明通胀的压力并没有消散。不过,这并不太令人惊讶。这个数值比高盛预计的5.2%要稍高,但还是对原来判断的一个印证。

从食品和非食品来看,食品是从11.0%上升到11.7%,非食品是从2.3%上升到2.7%。也就是说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是旗鼓相当的。在这个里面没有太多令人惊讶的地方。

刘煜辉 (CFP/图)

刘煜辉(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这个数值没有提供太多信息,还是在预期之内。3月份CPI构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翘尾因素,一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