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本音乐教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学音乐教学中所教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歌唱亲情、友情,培养美感,陶冶情操,开启心智的歌曲,很少宣扬和灌输政治意识形态的歌曲

责任编辑:刘小磊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学音乐教学中所教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歌唱亲情、友情,培养美感,陶冶情操,开启心智的歌曲,很少宣扬和灌输政治意识形态的歌曲

曾经有过一首配合阶级斗争教育的“新民歌”:“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时代唱什么歌,什么阶级说什么话。”其中的“什么时代唱什么歌”,有一定的道理——除了一些作为人类文化瑰宝而长期流传的名歌以外,不同的时代,确实有反映不同时代面貌、代表不同时代精神、体现不同时代特色的歌曲。

黑龙江歌舞团演唱“不爱红妆爱武装”,当时离“文革”还有一个月。 (李振盛/图)

《修正课程标准适用/初中音乐唱歌》(第三册,第三学年用),朱稣典、吕伯攸、邱望湘、徐小涛编,中华书局,1937

母亲用过的一本音乐教材

我母亲曾于1945年至1946年在国立重庆师范学校音乐科就读了两个学期,她收藏有当年的几本歌曲集,其中一本是《修正课程标准适用/初中音乐 唱歌》。此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练习,分为:音阶练习、调子练习、音程练习。第二部分是歌曲,有:

《作新民》,编者作词,歌词为:放开了胸襟,解除了烦闷,我有堂堂七尺身。奋起奋起,迈步前进,准备双肩担重任。放开了胸襟,解除了烦闷,从今努力作新民。

《云山》,辛稼轩《玉楼春》词(何人半夜推山去……)。

《秋夜思乡》,清人黄燮清词,编者作曲,歌词为:客衣单,人影悄,越是天涯越是秋来早,雨雨风风增懊恼,越是黄昏越是虫声闹。别情浓,归梦渺,越是思家越是乡书少,一幅疏帘寒料峭,越是销魂越是灯残了。

《秋晚》,清人赵我佩词,编者作曲,歌词为:芦花边,蓼花边,曾记横塘唱采莲,秋风年复年。暮云天,暮潮天,柳外轻丝荡细烟,沙鸥和月眠。

《老槐树》,舒伯特曲,编者作歌,歌词为:故园中有株老槐,念先人手泽可爱;忆儿时树下嬉游,碧亭亭如伞如盖。自离乡负笈远方,弹指间已三载。叹归来人事几沧桑,喜繁枝葱茏犹在,更浓阴绿上庭阶。

《夜织》,外国乐曲,编者作歌,歌词为:小窗夜色苍茫,一灯如豆夜正长。窗前有女停机杼,时而叹息时彷徨。记得去年今夕,阿父从征赴朔方。岁月不居音信杳,频陟岵兮劳瞻望。咚,咚,鼓声遥闻,缅怀绝塞更凄凉。纵声一哭恐惊母,偷弹双泪落衣裳。

歌谱后附有一幅丰子恺风格的插图“一灯如豆夜正长”。

《夏初临》,外国乐曲,编者作歌,歌词为:梅雨过,夏初临,麦秋天,在水边,满池荷叶大如钱;绿荫添,夏初临,乱红稀,柳丝牵,在树颠,枝头夕照噪新蝉。渐觉炎蒸人意倦,薰风吹上碧栏杆。在秧田,在草间,蛙声萤火透疏帘。

《莲花》,莫扎特曲,胡寄尘作歌,歌词为:一泓清水,半亩方塘,碧云深处仙乡。浅红晕颊,嫩绿裁裳,出水芙蕖雅淡妆。悠扬,映斜阳,果然绝代容妆。远香,宜晚凉,果然绝代容光。仙姝萼绿,高士花黄,洛阳佳种称王,谁能比汝,君子名芳。

《工人合唱》,韦柏曲,编者作歌,歌词为:举起铁腕来生产,斧锹锤凿作伙伴。天生一副好筋骨,从来不偷懒。耸起双肩担重任,扛挑背负都会干。早晨做起做到晚,才算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