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再蹈盲建潮:一百单八县争夺“绿帽子”

国家几十亿补贴正砸向首批108个绿色能源示范县,然而,在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后续资金难以维系的现实之下,这一新能源项目补贴政策也许只能带来又一轮盲目扩建潮。

责任编辑:曹海东 实习生 沈念祖

是中国农村新能源利用的里程碑,还是大批新能源 “烂尾楼”项目?国家几十亿补贴正砸向首批108个绿色能源示范县,然而,在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后续资金难以维系的现实之下,这一新能源项目补贴政策也许只能带来又一轮盲目扩建潮。

争食数十亿补贴

相比屡屡受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一直备受冷落,现在,生物质能将可能面临一次加速的机会。

在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坐落着140多户人家的后庙村。53岁的祁向荣每天三餐给家里的三口人做饭,一打开炉灶,旺红的火苗向上猛蹿,“一壶水,一袋烟的功夫就烧开了。”2007年至今,后庙村炊用的燃气不是人们常见的液化气罐,而是村里养牛厂的牛粪产生的沼气。

这种经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名为“沼气”的可燃烧气体,是目前农村所提倡的废弃物循环使用,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后庙村的这座沼气站日产沼气量200立方米,足够全村生火做饭。目前,延庆县已经建成类似沼气站28座。

这些沼气每立方米只需1.5元,“比起用液化气罐的日子,沼气火又大,还便宜。”祁向荣说。

如果绿色能源示范县只重“摊大饼”,不重“补贴方式”,生物质能产业将面临“项目建成之时,就是项目搁浅之时”的尴尬。 (勾犇/图)

2000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48亿元支持发展农村沼气,至今年产约140亿立方米。不过,全国的沼气利用基本与后庙村类似——“自给自足、产销一体”。

变化起源于2011年4月,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