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玉树:为什么修过的东西还得是旧的

青海玉树地震中受灾的90座藏传佛教寺院,其中不乏全国、省、州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文化遗产要抢救、修建,还要“修旧如旧”,但信众并不因为建筑受损而停止每天的宗教活动,“边修边用”的磨合过程细致微妙。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彭军淋

从诞生至今三百多年,青海玉树的嘉那嘛呢堆体积达到九万多立方米;而从玉树地震至今一年半时间里,这座世界最大的嘛呢堆又增加了8000立方米,每天还有几卡车的新刻嘛呢石源源不断地运来。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那嘛呢堆的“成长”速度让文物保护部门有点难堪。

青海玉树地震中受灾的90座藏传佛教寺院,其中也不乏全国、省、州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文化遗产要抢救、修建,还要“修旧如旧”,但信众并不因为建筑受损而停止每天的宗教活动,“边修边用”的磨合过程细致微妙。 

玉树本地信众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有什么心愿,都会找人刻一块嘛呢石放在这里,并顺时针转经祈福。渐渐地嘉那嘛呢堆名扬整个藏区。玉树地震后,嘉那嘛呢石疯长,又新增了8000立方米。 (李全举/东方IC/图)

嘛呢堆在震后“疯长”

青海玉树,重建中的结古镇烟尘滚滚,车水马龙,白天黑夜随时都有可能堵车。城市的扩张使镇子往东9公里的新寨嘉那嘛呢堆一带也繁华起来。嘉那嘛呢堆太显眼了,25亿块嘛呢石平地堆起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两三层楼高的“山峰”。每块石头都花花绿绿刻满经文,旁边有洁白的佛塔,绛红的经堂,山顶还飘扬着几面红白蓝的旗帜——藏传佛教萨迦派的标志。

约300年前,结古寺的一世嘉那活佛在这里放下第一块嘛呢石,此后嘛呢堆生生不息,越来越壮观。嘉那嘛呢堆的藏语名为“多崩”,意为“十万经石”,如今嘉那嘛呢堆已经是两万五千个“十万经石”了。

绝大多数经石如书本大小,形状各异,每块上都镌刻着佛像或经文,最常见的是藏文“六字真言”。偶尔也有桌面大小的,经文更多,雕饰更繁复。尤为珍贵的是几万块刻有律法、历算、艺术论述和各种佛像的嘛呢石精品,甚至还有人把整套佛经刻在多块石头上,包括封底、封面,组成一套套石头的“经书”。粗略估计,嘉那嘛呢堆的经文总计约200亿字,简直是一座石头造就的图书馆。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嘉那嘛呢堆的佛塔大部分受损甚至倒塌,转经堂墙体开裂倾斜,经幢跌落,部分嘛呢堆散乱坍塌。

同样在玉树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藏娘佛塔以及桑周寺、勒巴沟摩崖石刻和文成公主庙、格萨尔三十大将军灵塔及达那寺。青海省文物局承担了这四处受损“国宝”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总投资2.1亿元。

在嘉那嘛呢堆修复过程中,结古寺方面提出为嘛呢堆加个台座,因为每块嘛呢石都是佛祖的化身,佛祖没有台座不行。另外过去的转经廊挑檐太狭窄,只能为转经筒防雨,遮不到转经的人,需要扩建。

青海省文物局副局长董志强很为难。嘉那嘛呢堆是2006年获批的“国保单位”,修复标准就是审批时的状况。加台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