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处】寻找珠穆朗玛

珠峰,心神往之。雄伟、神秘是珠峰的本质,是千百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赋予它的遗传密码。它就像一座披着白雪的关公雕像,稳稳地、沉着地、不怒自威地矗立于万山之巅。

珠峰,心神往之。雄伟、神秘是珠峰的本质,是千百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赋予它的遗传密码。它就像一座披着白雪的关公雕像,稳稳地、沉着地、不怒自威地矗立于万山之巅。

珠峰北坡,暴雨来临前,乌云笼罩,一只水鸟低空飞过。

这是我们第一次前往珠峰。去之前, 只知道珠峰是世界第一峰, 8848米,雄伟高大。还有就是那部电影《2012》,诺亚方舟就在那里。

我们的这次珠峰之旅,实际上是一次野生动物科考活动。从卫藏地区出发,然后赶往后藏地区。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到北坡的考察,合计花了一个月零两天的时间。路线是这样的—从拉萨出发,沿雅鲁藏布江西上,然后到日喀则,再沿108国道一直前行,过通拉山口、聂拉木县城,直至抵达中尼交界处的樟木小镇。

珠峰脚下,适逢一场暴风雪。 (方谦华/图)

这注定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与科考队共同出征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他们对地理、气候、物种习性等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更地道,除了在欣赏大自然天造地设的美景外,跟着科考队,你会无意间就学到了珠峰山系的形成、地质结构、山脉走向、人文传说、物种地理分布等诸多学问。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与有知识有素养的人一同行走,那种学习是快乐的,充实的。怎么说好呢,跟科考队在一起,感觉自己是脚步无时无刻不在呼吸这块土地上的知识养分。

珠峰并不是时时都可以看到,当地人认为只有运气好或者福报好的人才可以一睹珠峰真面目。很幸运,我们都看到了。尽管过不了两小时,珠峰脚下就又凭空飘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进藏前,大家开玩笑,说如果是情侣或爱人进藏只有两种结果,一是永远相亲相爱,二是永远分道扬镳。还好,我们收获了前者。

在珠峰最大的困难是缺氧,这个需要靠自身体质来解决。另一个困难就是陷车。珠峰之下,气候多变,一会儿还艳阳灼灼,一会儿就冰雹遮天。我们的车陷在了茫茫荒野之中,又是大雪天气,估计过不了一两个小时天就黑了。没有铲冻土的工具,只能试着徒手去挖土,那个难,每次只能抠下一点点冻土,然后一步步送到汽车轮子下。就像精卫填海一般,辛苦得很。万一天黑出不了荒野,夜里零下20度左右的天气,没准会要了大家的命。好在最后越野车神奇地复活了。

那木措湖边有个藏族小村子—罗布村。我们刚一进村,被立刻被各种各样的藏袍围在了中间, 车辆寸步难行。只见车窗堆满黄尘的玻璃上,人们将脸贴在窗户上,好奇地向里边张望。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一样,仿佛是唐僧进了女儿国。这是一个外人很少涉足的村庄,村里扬满灰尘的土路上,孩子们跑来跑去,摇着转经筒的老人躺在墙角,笑眯眯百事不惊地看着远方来客;山脚下三五名藏人站在高高的屋顶上,身后映着湛蓝的天空,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画。

在珠峰,每一天的经历都堪称经典。我们还在鸽子山看到了大群大群的朱雀,就是那种全身胭脂红的鸟儿,站在树梢或石上,媚得不行。朱雀大约是普通人最难见的一种鸟了,这样说起来,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我们都目睹了,真是难得的体验。

蓝天、雪山、圣湖、走兽、飞禽⋯⋯太多绝美的极地景观,让人难以忘怀。无论是旅行,抑或是科考,都注定是一场探险之旅。接近珠峰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应对复杂多变气候条件下的各种变故,不是探险是什么呢?试想想,飞机多半在距地面3000-5000米的平流层飞行,而珠峰,或者说喜马拉雅群山将自己连绵的山峰骄傲地刺入蓝天,竟占据了2/3的大气平流层,这是否特别壮观?

在人类如此强大、工业化似乎无所不在的今天,珠穆朗玛峰,确实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净土之一了。

珠峰脚下,通往珠峰大本营的道路。 (方谦华/图)

一个小孩把头探出大巴车窗好奇张望。 (方谦华/图)

坐在门口卖菜的妇女。 (方谦华/图)

珠峰脚下,通往珠峰大本营的道路。 (方谦华/图)

一个小孩把头探出大巴车窗好奇张望。 (方谦华/图)

坐在门口卖菜的妇女。 (方谦华/图)

珠峰北坡,一位藏民带着几个小孩走过被严重风化的山体。 (方谦华/图)

 

一个小孩把头探出大巴车窗好奇张望。 (方谦华/图)

坐在门口卖菜的妇女。 (方谦华/图)

珠峰北坡,一位藏民带着几个小孩走过被严重风化的山体。 (方谦华/图)

珠峰脚下,通往珠峰大本营的道路。 (方谦华/图)

一个小孩把头探出大巴车窗好奇张望。 (方谦华/图)

珠峰脚下,通往珠峰大本营的道路。 (方谦华/图)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