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1)
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深度上。将思考成为习惯不仅节省时间还可以避免焦虑。而习惯的改变是必须承认它的难度,需要在过程中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否则习惯会不知不觉中让你功亏一篑。
学习与思考
1. Google&Wiki遇到问题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学习某个东西做功课(homework)最先用到的东西。
2. 看书挑剔,只看经典(参见我的书单推荐[1])。如何选择经典,可以到网上做做功课,看看评价,综合分析一下。
3. 做读书笔记。一是将自己阅读的时候的思考(包括闪念)总结下来,二是将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这个习惯是一年前才养成的,发现受益极大。)有了Google note,笔记可以加上Tag,非常便于回顾,加深理解。我觉得,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后两者常常也是相关的)。
4. 提到思考,我有一个小习惯。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还有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发现这样一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多出来大量的思考时间。
4a. 将思考成为习惯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避免焦虑。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2]讲了一个有效的做法来避免焦虑——底线思考。然而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投入地做另一件事情。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的方法并不是使劲的告诉自己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因为那样等于就是脑袋里想了那只猴子。正确的做法是真的不去想那猴子,而是想别的。用别的东西充满工作记忆,其他的神经活动自然会被抑制(神经科学基本事实)。所以,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思考吧,甚至完全可以去理性分析和思考导致焦虑的问题本身,将其拆解,分析来源。在不知不觉中,大脑的工作重心就从情绪模块转向了推理模块了,而且这思考也可能顺带更有效地解决了导致焦虑的问题呢。
5. 重要的事情优先(参见《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事第一》[3])。尽量避免琐事骚扰,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