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论】心不厌细:《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红

“舌尖”领人在味觉上向更细处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心。曾经听一个老茶人说苦,口腔感受到的苦不是真的苦,真苦入心。借他这话来说“舌尖”,创作者们想说的,是入心的味道。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陈浩民 周鑫

《舌尖上的中国》剧照。在很多人看来,“舌尖”满足的不仅是人们的食色之欲。 (剧组提供/图)

一部纪录片红成这样,出乎很多人意料,包括总导演陈晓卿,他反复在公开或私下场合表示,《舌尖上的中国》于他而言,只是一部正常而普通的纪录片而已,他不赞成关于该片的溢美之词。这在当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专注本职工作。依我看,这也是“舌尖”的内在风格——实在。

但今天来说“舌尖”为什么这样红,还是要从文化角度说。这又分虚实两面。

虚的一面从梁启超说起。梁启超曾总结有清一代的学术思想,一言以蔽之曰考证,曰总结。如果把今天放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