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震旦博物馆:熟悉又陌生的安藤忠雄

安藤的成名作是“光之教堂”,那个巨大的混凝土墙面上的十字架型窗,曾经为一个小型的建筑赋予灵光。

上海浦东,面对黄浦江、背靠外滩,一座外观混搭的六层小楼甚是引人注目—原有的欧式外墙上,一块巨大的几何体的玻璃帷幕横亘其上,试图以极简风格来对映外滩高耸建筑群体所形成的繁复天际线。这是即将在今年10月正式开幕的震旦博物馆,也是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在中国所做的第一个改建项目。

这个体量适中的项目的前身是一座办公楼。作为身旁那一座炫目高楼的裙楼,有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复古欧风式样的外观和中规中矩力图实用的内部空间。就设计而言,震旦博物馆的改建工程最困难的部分,是将原本室内的办公功能空间改造成博物馆的展览空间。这个空间跟随着博物馆一侧盘旋而上的铁质楼梯展开。四楼,各种青花瓷用上下一致全透明的玻璃柜加以区隔和展示,这些玻璃柜的打开方式极为机巧,展品悬浮在玻璃柜中,柜子需要通过整体的移动打开。安藤忠雄对此的解释是,试图用最先进的技术来呈现这些古老的器物。越往上,光线越明亮,视野也随着玻璃窗的加入而突然扩大。五楼,除了玉器和陶俑的展柜之外,面对着浦西外滩的横窗洞开了观者的视野,使得咖啡馆成为安藤忠雄最为得意的所在。

安藤忠雄的突破点是将层高限制问题作为改建设计的重点,将整个五层的空间视为一个整体,植入一个个独特的空间,作为展示区和缓冲区。同时在挑高五层的圆形空间中植入楼梯作为主要的垂直动线,在三和四楼创造一个挑高二层的拱顶展区,并在二楼的特展区创造一个以绿色植栽形成的墙体所围绕的采光井。

在满足基本的展览功用之外,他为整座大楼引入光、引入外滩的景致,让它悄然从闭塞的商业建筑变身为公共建筑。建筑外观上被叠加的玻璃帷幕上洞开两条横长的直线,而从建筑内部,这两条直线就是一个正对外滩建筑群的“取景框”—绵延的对岸外滩建筑一览无余。横窗所在的五楼横长一角被安藤设计成一个狭长形咖啡馆,背靠着陶俑、瓷器展柜,让整个空间从沉静中跳脱出来,有了些微的灵动感。

这样的设计不由让人联想起安藤的成名作“光之教堂”,那个巨大的混凝土墙面上的十字架型窗,曾经为一个小型的建筑赋予灵光。早期以教堂建筑驰名海内外的安藤忠雄,特别注重在建筑空间中对于自然光的利用,而这次,不仅是光线,更是景观和历史。“博物馆里可以看到那些具有历史感的器物,而往外看则可以看到同样具有历史感的外滩,这样的内外联系很打动我。”在这个转变迅速的世界里,安藤忠雄认为,需要有让人能够平静思考的空间,“中国有14亿人口,是世界的中心。那么这个世界的未来是需要大家一起去思考的。”

事实上,这并不是安藤忠雄在中国的唯一的设计作品。这位自学成才的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项目总是跳脱人们对他的固有认识—不再有混凝土,不再有小尺度。在上海,将于2013年底竣工的保利大剧院,引入了“水景剧院”的概念,简单的巨型四方体内被一个圆筒体贯穿;正在海南进行的半山半岛美术馆项目,则更加庞大,而形似大门取义“海上之门”的音乐厅更是形体独特,充满数字化设计的炫丽。而安藤忠雄本人则将其在中国的大尺度项目实践看作一个新挑战,并为之兴奋。

而在改建项目中,因为局限、资金所限,安藤显得更加谨慎,某种程度上也更加“安藤”。另外一个尺度更大的改建则是威尼斯的税关博物馆。面对这一建造于15世纪、位于威尼斯的一个三角形小岛上的曾经的税关所在地,在传统的加固和整修之后,安藤忠雄将这座古老建筑年深日久累积起来的各种内部构造进行清理,然后以几乎和原建筑层高相等的高度在其内部植入了一个新的混凝土的空间,无论是阶梯、走道、隔间,都是用安藤忠雄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重新塑造。玻璃和混凝土的混合则将展示区域加以清晰的呈现。这个有着600年历史的空间就此成为能够容纳当代艺术品的博物馆。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