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2.16亿,我们还知道过云楼的什么?

收藏书画古籍的传统自古就风靡江南学子仕人,像过云楼收藏这样备受磨难的故事却不常有。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顾家在几十年间累积起来的过云楼藏品,回顾其流入、流出的历程,联想到楼名“过云”二字,颇有一语成谶之感。

责任编辑:袁蕾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陈浩民

2012年6月26日,南京图书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馆藏四分之三“过云楼藏书”的总体情况和专家鉴定评估意见。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形容这批藏书是“珍品纷披”。随着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2.16亿元的价格拍下另外四分之一过云楼藏书,“过云楼”一下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

在数百里之外的苏州市人民路和干将西路交会路口,当年的过云楼却门前冷落。这座140年历史的名楼,宅前小路成了大马路,车流昼夜不停。站在乐桥上观望,只见林立的高楼间,略显低矮的过云楼兀自独立,风貌依旧。在周边房屋成片被推倒重建的时候,它有幸保存了下来。

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顾家在几十年间累积起来的过云楼藏品,又在以后几十年里,迅速流向他方,回顾其流入、流出的历程,联想到楼名“过云”二字,颇有一语成谶之感。

过云楼藏八十卷宋刻《锦绣万花谷》。有人认为,过云楼藏书仅此一部宋刻,就值两亿以上;也有研究者认为,《锦绣万花谷》在古代类书中,“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看,并不引人注目”,更多的是学术研究价值。 (匡时/图)

顾家藏书十四忌

位于苏州市原铁瓶巷的过云楼,由顾文彬及其三子顾承修建于1873年,是顾家珍藏书画作品的场所。今天的人们只知过云楼藏书价值连城,但事实上,过云楼藏品中,相比所藏书画而言,藏书只是顾家的副业。

顾家的收藏始于顾文彬的父亲顾大澜,到顾文彬这一辈渐入佳境。顾文彬之所以将自家的藏书楼命名为“过云楼”,是因为他的偶像苏轼曾将书画“目为烟云过眼者也”。

但在从顾文彬到其孙顾麟士(字鹤逸)几代人心目中,“志在必传”是过云楼收藏的准则,这就意味着收入过云楼的藏品必须是最精妙的。

过云楼所藏书画珍品,部分收录于顾文彬撰写的《过云楼书画记》以及顾麟士撰写的《过云楼续书画记》,两书共收录过云楼珍藏的359件绝品。过云楼藏书部分,民国时,版本学家傅增湘曾拜访顾麟士,顾麟士让他阅览秘不示人的宋元等版本珍贵藏书。他抄下藏书目录,未征得主人同意,将《顾鹤逸藏书目》发表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上,从而将过云楼版本藏书公之于众。

时至今日,无论是匡时拍卖公司拍卖的过云楼藏书,还是秘藏于南京图书馆的过云楼藏书,多半保存完好、平整如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顾文彬为子孙规定的藏书法则“十四忌”。用今天的语言来解释,“十四忌”要求天阴雨、地肮脏、有烛火、饮酒后、临摹抄写、强行借阅等14种情形下,都不得进入过云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