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那些正在消失的文化——文化自由的发展观反对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在城镇化、行政化与消费文明的冲击下,不少文化生态正迅速萎缩,甚至濒临灭绝。其中有多少是自然消亡,又有多少是人为破坏?我们是否有必要行动起来?又该怎么去保护和追求现代文明的多样性,使自由的空间更为广阔,现代生活的基础更为博厚?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周静思 马竞可

78岁的吴显忠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侗族歌师。12岁时,他就能唱出近百首侗族大歌,还善于收集和积累先人留下的精彩词汇,根据灵感创作新歌,图为吴显忠在教孩子们唱歌。 (腾讯/图)

我们现在面对文化自杀和文化他杀,我们是不是参与了文化他杀?不能我们在台上讲,老百姓在台下听,要防止一些自以为是的做法破坏文化的根基。

我们在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现代化?除了钢筋水泥与高楼大厦,乡村生活有没有独立的价值?流行与古典音乐之外,各少数民族的歌诗与音乐,是否也能滋养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甚至,除了主流价值和治理方式,那些小共同体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与共处经验,有没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近代以来,转型中国一直在寻求各种普适的道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向英美学习、向苏俄学习,贯穿中国的现代转型。这有其必然性,有不少收获,也有惨痛的教训。

同时,也还有另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固然,民族文化未必全然都好,但文化的进步,是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逐步演进,自然取舍。我们不是要消灭掉各个民族(包括汉民族)原本的文化,才能建立起现代生活。现代生活必然充满多样性,甚至必须有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与文化参与才能走得更顺利。充分包容,才能构成现代文明的丰富与弹性。中国正走在现代化的路上,治理体系与文化面目都未必那么清晰,但至少可以肯定,贫乏不应是中国现代化的宿命。文化的贫乏,不仅对生活于该文化中的原族群带来损害,也将减少其他族群的选择空间。

然而,在城镇化、行政化与消费文明的冲击下,不少文化生态正迅速萎缩,甚至濒临灭绝。其中有多少是自然消亡,又有多少是人为破坏?我们是否有必要行动起来?又该怎么去保护和追求现代文明的多样性,使自由的空间更为广阔,现代生活的基础更为博厚?

2012年7月17日,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努力下,来自两岸三地的专家和践行者,在“腾讯新乡村绿皮书发布暨保育乡村论坛”上,“探寻乡村文化保育,重估乡村价值”,他们的思考与践行经验,或可为现代化过程中的这个重大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文化自由的发展观

张小军(清华大学教授):现在,民族文化的生态面临危机,少数民族的村寨正在从中国的文化版图上抹去。全球化的强势就在于,它全面取代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摧毁传统的狩猎、采集的部落文明。

为了发展经济,要建设大型项目。比如修水坝,修电站,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工程剥夺了当地居民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将当地文化连根拔起。这些对文化自由的剥夺愈演愈烈,这种情况发生在近40年来的南半球国家中。以前这些国家都有极其鲜明的文化特色,但现在本土文化越来越模糊。以牺牲文化自由为代价,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获得他们所期望的物质富足。

经济全球化和以经济为中轴的发展模式,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一些尚没有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地区,人们正在遭受着追逐单纯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对自己文化和自由的剥夺。

文化自由的发展观反对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曾明确地说:“发展应该看作是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