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百年】律师寻根——上海律师公会旧址发现记

在中国律师制度的发源地,官方重新肯定了上海律师公会的历史价值,上海市律师协会及相关部门正在筹备组织隆重的百年纪念活动;我们还找到了一批最老的见证者,他们仍在为先辈的理想奋斗不息。

责任编辑:苏永通 实习生 林珊瑜

编者按:作为民主与法制产物,律师制度在中国的正式建立,与中国的近代化同步,迄今正满一百周年:1912年元旦,民国诞生;9月,北洋政府颁布《律师暂行章程》;12月,上海律师公会成立。

我们将报道的落点,首先放在上海。在中国律师制度的发源地,官方重新肯定了上海律师公会的历史价值,上海市律师协会及相关部门正在筹备组织隆重的百年纪念活动;我们还找到了一批最老的见证者,他们仍在为先辈的理想奋斗不息。

律师传统曾经中断……当人们去追寻传承,去重拾历史记忆的时候,这个地址才会被重新发现。

陈列馆里,8位民国律师被选为了“那一代”的代表,他们是民国律师中“在新中国法制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的律师”。

上海律师公会大楼换了主人也改了容颜,幸运的是该旧址已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东方IC/图)

翟世祺和他的同事,决心要找到那栋“消失”了的旧楼。那是在2009年2月,中国恢复律师制度3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3个月后,梧桐掩映的旧上海法租界腹地,一栋老银行大楼因准备翻修意外暴露它的本来身份:上海律师公会。

翟世祺是原上海市卢湾区司法局长(现黄浦区司法局党委书记)。按他的说法,这是在“寻根”——作为最早开放的口岸,百年之前,上海已经有了律师出庭辩护的记录;八十多年前,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律师数量已达到一千三百余名。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律师同业组织,上海律师公会消失了近60年。在旧址内,中国第一座以律师史为主题的陈列馆得以建成。大楼被重新发现,它历史和价值被重新肯定。

2012年6月1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市律师协会联合主办纪念上海律师公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到会并致辞。

2012年12月8日,上海律师公会将迎来其一百周年的纪念日,上海市律师协会及相关部门正在筹备组织隆重的纪念活动。

翟世祺相信,律师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这次“寻根”的意义,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显露”。

湮灭

2009年春天,有原卢湾区司法局工作人员从原卢湾区区志里得知:上海律师公会旧址,就在老法租界、后来的卢湾区(现已并入黄浦区),位于贝勒路(现黄陂南路)572号。1921年,就在贝勒路一栋石库门建筑里,十几名青年秘密集会,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