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茶话】鸡毛蒜皮之恋

1988年北大教授陈平原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邀,跟钱理群和黄子平合作,编了一套以专题为汇点的散文集。陈平原说:“一套书,能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让其体悟到‘另一种散文’的魅力,或者关注‘日常’与‘细节’,落实‘生活的艺术’,作为编者,我们于愿足矣。”

责任编辑:刘小磊

(南方周末资料图)

“鸡毛蒜皮”跟“芝麻绿豆”的意思一样,不过前者是国语,后者是方言。成语辞典对“鸡毛蒜皮”这么解释:“比喻细小无用的东西或无关紧要的琐事。”辞典引了老舍《四世同堂》一句:“因为他关心国家,也就看见了国家的光明。因此,对于家中那些小小的鸡毛蒜皮的事,他都不大注意。”

这么说,小品文只是在小小事情上计算得失的一种雕虫小技。鲁迅把在上世纪30年代流行于上海小报的“小品”看作“小摆设”,只合躺在鸦片烟床上的所谓士大夫&l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