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改革不求快,但必须改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认为,未来的趋势肯定是趋向和走向继续改革、继续开放的,甚至将从经济体制改革走得更远。但是,关键是步伐有多大,内容是什么。“我是比较趋向于,改革应当特别注意党政分工,这个角度来着手。”

责任编辑:苏永通

开篇语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堪为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战略先导。这一号召更向我们揭示:当转型中国面临新的抉择之时,寻求社会共识,凝聚思想资源,以之研判前行路径,储备前进驱动力,是深化改革前的必要动作。

三十多年过去,改革已至深水区:发展模式需转变,文化认同需建构,公平与正义需实现,新的挑战正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就这些极具紧迫性的命题,从本期开始,南方周末邀请不同领域的思想领袖,从其各自专业出发给出分析和建议,以期唤起更多的思考与行动。

江平(南方周末记者 张涛/图)

江平
(1930-)浙江宁波人。中国民商法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1948-1949,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
1951-1956,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
1983-1990,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
1988-1993,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8-1992,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南方周末您经常说,中国法治的进程“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到底该如何理解?

江平:中国法治进程曲折,这是笼统而言,因为法治涉及的面很广。我们过去无法可依,现在有很多法律了,法律体系也基本完成了,从这点来说,那是前进了。再比如说,我们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