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长:从医改对象到医改参与者

现在很多院长的首要目标是做官。一个成天想着当官的院长,能当好院长吗?在国外也有很多公立医院可以做得很好,所以最重要的不是产权改革,而是机制。

医改系列报道之一     中国医改U形大回转 9月20日 C13版
医改系列报道之二    
医改:另一种表达 10月11日 C18版
医改系列报道之三    
第三只眼看医改    11月8日 C19版

医改系列报道之四      院长眼里的医改

    在关于医改的公共大讨论中,全国600万医护人员的声音几乎被屏蔽,因为他们被很多人看成是问题的一部分。
    就在医改方案临盆之际,医院院长们纷纷借助多个公共平台建言献策。本月9-10日,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11日,由《南方周末》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市卫生局以及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医院发展论坛中山峰会召开。不少精英院长马不停蹄,同时现身两个论坛,而本报记者也借机对他们做了贴身采访。
    “最近以来医院院长们的话题中心都是医改,但从来没有人征求过我们的意见。”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杨银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们也想参与医改,不仅是利益攸关,还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责任与情怀。”
    “我们要从改革的对象变成改革的参与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说,该院是当今世界上单点规模最大、床位最多的医院。
    在目前的体制下,“公”立医院在资金来源上已然不 “公”——平均而言,政府财政投入只占公立医院成本的8%,大型三甲医院可能只占6%,而本报采访的一些大医院甚至低至1%,再加上医生的服务价值不能在正常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造成了医院和医生以药养医、诱导病人需求等制度性趋利行为。同时,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欠缺,看病贵由此衍生为一大社会问题。
  &n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