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公顷煤矿废地:从“弃儿”到“宠儿” 中国式复垦隐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遗留了沉重的生态包袱——废弃矿山。几乎一夕之间,废弃工矿地变成各地争相复垦的“香饽饽”。剧变,由中国式的土地财政催生,而以追逐建设用地为目的的复垦模式,开始剑走偏锋。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陈佩

2011年,山西吕梁煤矿采空区导致村庄塌陷。工矿损毁耕地的复垦之路还很漫长。 (徐胤/CFP/图)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遗留了沉重的生态包袱——废弃矿山。几乎一夕之间,废弃工矿地变成各地争相复垦的“香饽饽”。剧变,由中国式的土地财政催生,而以追逐建设用地为目的的复垦模式,开始剑走偏锋。

黄金十年,欠账无数

100万公顷土地,如果全部种植水稻,按照亩产600公斤、人均年消耗大米100公斤计算,它可供北京2000万常住人口吃上4年有余。

然而,这个可观的数字只是世界煤矿产量第一强国尴尬的一面:截至2011年底,中国井工煤矿采煤沉陷损毁土地已达100万公顷。尽管其中只有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但这足以令人感到触目惊心。

尴尬在延续,煤矿损毁的土地面积每年还在以7万公顷的速度飙升。而我国目前耕地与保有煤炭资源的复合度为10.8%,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压力巨大。

这是2012年底在“北京国际生态修复论坛”上,中国煤炭学会透露出来的信息。矿山开采对耕地的破坏集中发生在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过去十年的开采量为历史高峰,对生态的破坏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胡振琪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复垦”成为急迫的课题。然而,另一个尴尬的信息是,国土部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罗明曾透露,中国的复垦率只有25%。欧美国家则普遍维持在80%左右。

1980年代以来,白中科便开始在山西研究矿区复垦。这位国土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表示:“土地复垦的第一个春天是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而另一个春天是在《土地复垦条例》和《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颁布之后。前者于2011年2月获国务院通过,后者将在2013年3月开始实施。

不过,两个“春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