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纪念”乔布斯

当演员一次次站在高台纵身跃下,又一次次爬起来重复这一动作,相信在场观众都感到了一种窒息感。这种窒息感源于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当一个国家承担了“世界工厂”的角色,而这是它崛起的必由路径,个人的悲剧已经无法用简单的二元法来判定。

王翀的新戏《乔布斯的美丽与哀愁》改编自美国剧作家麦克·戴西的同名话剧。剧情简介是这样写的:

 

“我”是苹果的追星族,“我”是苹果的邪教徒,“我”是苹果的脑残粉,“我”是苹果的苹果核。“我”去过乔布斯的故居,“我”访问过他的母校,“我”还舔过他的铜像。看清乔布斯,就看清了苹果;看清苹果,就看清了世界。有一天,“我”终于看清了一切。

看清了什么呢?这就是麦克·戴西和王翀想告诉观众的。简而言之有两点:一是乔布斯的商业逻辑;二是苹果帝国的商业链条。两条线索在剧中交叉进行。

剧中有这样一个段子。几年前,苹果最畅销的商品是iPod Mini。某天,乔布斯召开发布会,宣告iPod Mini完结,将推出iPod Nano。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他坐着黑色的直升机飞走了,可实际上,Nano虽然技术更先进,但比Mini的功能要差,容量要小。很快,iPod Mini全面下架,就算你再有钱,再有爱,也买不到了。你能买的只有iPod Nano。这就是乔布斯的商业逻辑。他一向痛恨怀旧,他知道,创造未来,就必须牺牲过去。

“我们会保证你的品味不被你自己弄坏了,”剧中独白说,“我们会永远锁定你的品味。说白了吧,你肯定会喜欢我们的下一个产品。你使用它,你就会爱上它。你爱上它,它就会拥有你。”

在剧中,与乔布斯的商业逻辑交替演绎的是苹果的商业链条。麦克·戴西自称曾去过深圳富士康工厂采访,他在剧中揭露了“血汗工厂”的本质,包括无休止的劳动和使用童工,甚至还原了富士康“19连跳”的惨剧。

当演员一次次站在高台纵身跃下,又一次次爬起来重复这一动作,相信在场观众都感到了一种窒息感。这种窒息感源于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当一个国家承担了“世界工厂”的角色,而这是它崛起的必由路径,个人的悲剧已经无法用简单的二元法来判定。

这段情节在美国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论。因为有记者调查发现,麦克·戴西的“工厂采访”纯属杜撰,这引发了国际媒体对“说谎者”的批评和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反思。

尽管如此,在中国版里,王翀还是尊重了麦克·戴西的“杜撰”。他坦承自己认同原作的情怀,同时认为戏剧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不能等同。

吊诡的是,就在该剧在北京首演时,媒体曝光了富士康雇佣未成年实习生的丑闻。

活动推介

【展览】

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

时间:2012年11月3日

至2013年1月3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绘画馆

由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合作举办,将展出六十多件珍藏在美国的五代宋元书画珍品。

【话剧】

英国新潮戏剧展 英国盲顶剧团《桌子》

时间:11月1日至2日20:00

地点: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英国盲顶剧团由尼克·巴恩斯和马克·道恩创立于1997年,借鉴传统的文乐木偶戏形式,采用演员和木偶同台演出的表演方法。该剧讲述了木偶摩西被困在一张桌子里的故事。

【音乐会】

蒂勒曼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音乐会

时间:11月2日至3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曾被评为全球20大交响乐团之一,2007年4月,该乐团获得了欧洲文化基金会世界音乐遗产保护奖,确立其在全球范围内不可争议的文化地位。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