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字人”陈晓蕾

所认识的同行中,陈晓蕾是极有趣的一个,很有可能也是精力最充沛的一个。不夸张地说,她甚至更新了我对“精力充沛”这个词的理解。其中一个例子是:2010年,她一口气出了5本书,同时还开着4个专栏。

“如果你吃一盒叉烧饭,10块叉烧只吃完7块。你死了,7年后已经化为白骨,可是你吃剩的3块叉烧,埋在堆填区几十年都不化!”

所认识的同行中,陈晓蕾是极有趣的一个,很有可能也是精力最充沛的一个。不夸张地说,她甚至更新了我对“精力充沛”这个词的理解。其中一个例子是:2010年,她一口气出了5本书,同时还开着4个专栏。

作为从业近二十年的“老人”,她的好奇心似乎完全没有流失。在她嘴里,一切都是那么“好玩”、“amazing”。

陈晓蕾:香港记者,主要著作有《剩食》《有米》《一家人好天气》《听大树唱歌》《教育改革由一个梦想开始》等。《剩食》获选2011年台湾“开卷好书奖”十大好书、2012年“香港书奖”。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大食/图)

以前在报社工作时,只要她感兴趣的选题,无论是台湾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还是内地备受争议的国家大剧院,马不停蹄就飞过去采访,仿佛只是在尖沙咀、铜锣湾游荡。

当年她在香港理工大学念的是翻译专业,却鬼使神差当上时政记者。工作4年之后,跑到英国读文化研究。1999年回港,去《明报周刊》做记者,惦记着写每篇一万字的专题报道。幸运的是,很快获得报社信任,大部分选题由自己决定。

教育是陈晓蕾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当时香港正在推行教改,她跑去台湾看早已如火如荼的实验。那里的新理念学校一家比一家生猛:“全人”向培育会提问的学生;“雅歌”相信劳动和音乐是教育的基础,每天早上,一半学生下地种菜,一半学生上课学小提琴;“种子”的校规和课程都是由学生民主决定……比较两地的教育改革,她写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教育改革由一个梦想开始》。

两年之后,陈晓蕾写了另一本书《寻找香格里拉》。现在想来,大陆对香港记者来说是一个太大的存在,所以她觉得那本书“有点烂”。只是有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在中甸骑马上山,跟牵马的藏族女孩闲聊,说这里真漂亮,应该好好保护。女孩却说还是香港漂亮。她想起香港有孩子因为生活压力大跳楼自杀,说在香港生活辛苦,还是你们这里生活舒服。“你知道那个女孩子跟我说什么?——她说,‘可是你可以来这里玩,我不可以去香港旅游哦。’我马上就shut up了。”

2004年,经历了SARS期间无休无止的工作之后,陈晓蕾决定放松一下。所谓“放松”,就是去《壹周刊》做旅游专栏记者,一年跑17个国家。“哇,真的好爽,拿公司的钱去旅游!结果整个人都差点累死。”可的确大开眼界。到了华盛顿就写权力地图;到了芝加哥就去聆听爵士乐;到了罗马尼亚就去寻访吸血僵尸;到了印度,被老鼠吓得跳到桌子上;到了荷兰,听说当地有个风俗,如果一幢房子空关上一年,每个人都有权利去住,“开了他的锁,弄坏他的门,冲进去!住进去!”

回到香港,全身都起了红点,也许因为去了太多地方,感觉身体的不同部位还在不同状态!

陈晓蕾终于消停了,找朋友开书单,专心读了一年书。一年后再去《明报周刊》,感觉自己的采访很自然就有了深度。但两年后她又离开那里,开始“单干”。

她有过一次失败的经验。那是在2008年,她想写一本关于教育改革的书,跑去香港兆基创意书院“体验生活”。“然后超白痴,早上8点就要到学校,跟学生们一起做操。他们都不肯做,我要跑来跑去叫。我上课要站在桌子上,因为他们都不听我嘛,结果他们拍照,发上Facebook。我本身就是菜鸟老师,不懂教,又很迷信学生的权利,想尊重他们,每天累得要死,感觉每个孩子都是无底深潭,教了一年我就逃跑了,书也没写成。”她也由此知道做记者写文章太容易,好像一写出来问题就解决了,实则未必。“学生不听,难道你写一篇文章叫他看?不可能对不对?”

好在之后一切都顺利起来。就在那年她跟人合写了讲光污染的《够照》。2010年,《听大树唱歌》《一家人 好天气》《香港正菜》《低碳有前途》排队进入香港书店(还有一本《生命里的家常便饭》是香港著名烹饪节目主持人“方太”传记)。这些书或多或少有别人参与,但她自己到底殚精竭虑,“很害怕写不出东西,就拼死去写。”

她原是好动不好静的人,到写稿时偏偏坐得住。清晨起来后吃过早饭,对着电脑敲上一天,完成了一个章节,晚上一点左右再睡下。“我觉得我真的很喜欢写稿。所以其实我住什么地方都没分别,反正都是对着电脑写写写。”

最近两年,她又各有一本书出手。聚焦于香港厨余垃圾问题的《剩食》收获诸多赞赏奖誉;以城市绿色生活实践为主题的《有米》今年5月出版,仿佛是从水泥森林中穿过来的一阵风,带来田野的清新气息。她接下来的计划,是明年写出第二本长篇报道来,关于“水”。

为何《剩食》

2004年在《壹周刊》工作时,对面就是将军澳堆填区(垃圾掩埋场)。每天上班陈晓蕾都要经过“环保大道”,身旁同行的却是一辆辆垃圾车。一年之间更眼看着对面多出了一个山头:哇,原来香港有那么多垃圾!

这样的题目当然不可能在《壹周刊》写。等两年后回到《明报周刊》,她走访了全港7个堆填区,扎扎实实写了篇十来页的报道《堆填纪事》。用不着疾言厉色,只那些鲜为人知的事实便足够震撼人心。其中最令她震惊的,是堆填区的大部分垃圾可能永远不会分解。

香港的堆填区工程声势浩大、造价高昂,目的无非制造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眼不见为净。就像包云吞一样,用两厘米厚的巨大黑橡胶把含汁液的垃圾包起来。为防止被垃圾刺穿,橡胶上下都有保护性的垫子。“云吞皮”由地面连到周边的山坡,包住垃圾后封顶,盖上厚厚泥土,在上面植草、种树,并留下抽取气体的管道,以免垃圾所产生的沼气发生爆炸。

在报道中,陈晓蕾感叹:“如果你吃一盒叉烧饭,10块叉烧只吃完7块。你死了,7年后已经化为白骨,可是你吃剩的3块叉烧,埋在堆填区几十年都不化!”

在堆填区,她看见过大货车停下来,司机从车厢里拉出一棵棵圣诞树;也看见过无数新鞋扔在地上,因为前一天有鞋厂来倾倒样品。她是小巫见大巫,环保署的人见过整套的中式古董家私,还见过海关充公的高等级鲍鱼。

对人来说,上厕所,和吃东西一样重要。人所聚居的城市,不断生产消费,其间制造的废物要怎么处理?如果处理不好,这座城市能不能活下来?陈晓蕾觉得,垃圾问题关乎香港的生死。可是,从什么角度入手报道?

2010年的夏天和冬天,她跑去调查垃圾的类别。香港地球之友的义工拆开5个住宅区的120袋随意挑选的家居垃圾,她在旁边拍照片,吃惊地发现食物垃圾在其中竟占到四成。一年多时间里,她实地拍摄饮食店的厨余,访问一线的工作人员、商界机构、环保团体和学者,终于写成八万五千余字的调查报道《剩食》。

酒店的自助餐,随时会有一半食物剩下,被认为不再适合食用;一家超市扔掉的食品,可以装满十多个垃圾箱。一位清洁工告诉她,他的一位同事负责尖沙咀某间商场,那里每天都要丢掉寿司、刺身、牛扒等,有时还有五六百元一盒的螃蟹,结果那人家里基本不用再买食物,面包、牛奶、巧克力,应有尽有。因为货源充足,嘴也刁了,寿司吃完上面那片鱼便扔了。

大部分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至少陈晓蕾这么坚定认为。资源变成垃圾,不光是因为香港人不懂珍惜,更根本的是香港整个商业体系都不介意生产过剩。而香港政府应对垃圾的策略,一直偏重于垃圾产生后如何处理臭味和污水,没有做足功夫,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和充分进行回收。结果香港人均每日制造垃圾2.5公斤,不但多过日本和英国,也远超韩国的1.02公斤和台湾的0.95公斤。

间或,《剩食》也落墨于内地客人。一位酒楼经理提到,“同样是谈生意,同样是公费支付,香港人不会点太多菜,吃剩了会尝试打包带走;但内地人,吃剩九成的食物很平常。”还有被访者说,“和内地客户谈生意,香港同事最后打包食物时,对方带着笑说:‘你们香港人,真是省啊。’场面好不尴尬。”

陈晓蕾并非只重批评。她也写了20名受访者,示范如何减少厨余:有人把吃剩的面包做成布丁,有人化剩菜为高汤,有人理直气壮去捡别人吃剩的薯条……

如何《有米》

假如你听说,在香港这个食物几乎完全依靠外来供应的都市,有人正在尝试重新种水稻,你会不会视之为一种怀旧梦呓?

2011年初,陈晓蕾还想着做一本介于书和杂志之间的读物。结果,《6 ISSUE》只做了一期,7月《剩食》出版,反响大好,心想:不做杂志了,就去写书吧。一年不到她又拿出来一本《有米》。

严格说来,这不是她计划中的“书”,因为没有像《剩食》那样做深度调查,而是从她在雅虎、《信报》、《饮食男女》等一年多的专栏里挑选文章,重新编排。“我就觉得,我在报纸杂志,每个礼拜一直写一直写,可是它很可能没有分量,因为在报刊上看的东西你心里不会留下印象。”

陈晓蕾希望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其实香港比想象中的大,而且有丰富的资源。在香港生活,也比想象中有更多的选择。香港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担任台长时,他曾在天文台种水稻)为《有米》写的序言中提到,直到1980年代香港经济进入高增长期,本地农田出产的蔬菜仍占港人需求的1/3。随后30年,内地农产品涌入,香港农业逐渐走向了式微。

而今,在香港的边缘角落,一些致力于自足生活的人,已试着复耕水稻好几年了。2010年,长春社、菜园村生活馆、另一些私人农场,有几吨稻米的收成。虽然相比香港人每年消耗的大约33万吨米,这些收获太微不足道。然而从城市迁入农村,使荒地重获生机的尝试背后,对生活的不落俗套的想象也同时复苏。

有人在工厂大厦的天台搭建自己的菜园。有人在沙田山上的铁皮屋开私房菜馆。有人办绿色婚礼,礼服都是自己做。有人在护士帮助下,于家中自然分娩。有人从大房搬去不到一百平方尺(约十平米)的小屋。更多的人尝试着各种有机农业。目前在香港,领得有机认证的农场有八十多个,仍然在出产的农夫大约二百人。

陈晓蕾自己,也搬到了郊外的铁皮屋里。屋外一大片姜花田,早晚花香醉死人。不过更醉人的是乡郊的人情味。

星期六早上,教邻居小女孩弹琴。第二天,女孩的父亲过来帮忙修整花园,种下一棵柠檬树、几株甜萝卜。晚上,四五户邻居每家端出一两碟菜,在对面的篮球场开“派对”,喝着自酿的糯米酒,谈着最近的气候和收成。

没人提到钱。

“要怎么生活,很多人其实是犹疑不决的。有人看了书说,我没想到香港已经有那么多人在这么做。我常常觉得这就是采访的力量。那些故事不是我编出来的,而是我采访回来的。我说‘香港很有米’,这是我从采访得知的,我没有撒谎。知道已经有人这样子做过,也许可以让另一些人多点能量去过自己的理想生活。”

就像书中发起合作种地的赖青松所说的:“10辈子做不了李嘉诚,那就做李嘉诚做不到的事吧,例如放弃财富的追求,那是他一辈子没做到的。”

(感谢香港三联书店为采访提供帮助,《剩食》《有米》由该社出版)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