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温州金改成功概率下降

只有认识到金融的核心是建立信用评价、定价、交易体系,才能取得根本性突破。

只有认识到金融的核心是建立信用评价、定价、交易体系,才能取得根本性突破

温州金融改革遭遇滑铁卢的概率在增加。

 

温州金改的细则历经两百多天至今没有出台,据说已上报,却只打雷不下雨。可见,对于金改到底要改什么,各方存在激烈的争论。主旨不清,何以远行?

各方的诉求不同,实体企业希望盘活民间资金,获得充分的金融服务;而金融行业有很大的声音认为,金融机构数量足够多,服务层级非常充分,不需要更多的小贷公司等草根金融机构掺和其中;而小贷公司升级成为村镇银行,想在存款领域分一杯羹,但其中涉及存款风险与控股权之争:小贷公司的民间控制人希望升级为村镇银行后依然握有控制权,但一些金融业决策者显然被十几年前的小型民间商业银行的风险吓倒,坚持认为稳定应该摆在第一位——争论来争论去,甚至要不要发展民间草根金融机构都成了一个问题。缺乏清晰的顶层设计,就不可能达成改革共识,利益博弈将更趋复杂。

在具体的改革举措方面,同样如一团乱麻。

温州中小企业改革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直言,目前的改革是本末倒置,对发展实体经济无补,对金融稳定有害。

金改不应该吸引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金改资金的来源应该大量来自于民间资本,原来用于放高利贷的资本,通过金融手段、金融改革来使其支持实体。但是,目前各地政府为了规避风险,反而倒过来,让民营企业的龙头企业把钱拿出来去筹建小贷公司、村镇银行,让实体经济办银行,本末倒置”,“实体经济都去搞金融,哪还会有心思搞实体?这实际不是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是损害实体经济。”周德文认为,只有用金融的手段和平台,把大量民间资本特别是闲置的资本集聚起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才是金改最重要的举措——这是从根本上质疑目前的金改方案。

不管是实体还是虚拟,只要能够有效配置资金,金改就是成功的。着眼于某个方面,都有失偏颇。

温州金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个人境外直投,恐怕同样会无疾而终。7月23日,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在上海举行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招商推介会”上,对于温州金融改革试点中提出的个人境外直投的问题,称国务院已经明确表示,天津、上海、温州3个城市将会同步推出个人境外直投的政策,“其推出的时间取决于央行等有关部委”。

目前境内个人的年度购汇额度为5万美元,一旦放开额度之后,全国的资金将通过温州等口岸直接汇到国外,在出口下降、人民币兑美元强势不再的情况下,预计有关方面很难有勇气放开境外直投,增加管理难度。即使在目前严格管制的外汇市场,人民币保持平稳都不容易,如果加上境外直投市场,相当于中国的外汇管制开了一半的门——现在放开,行吗?

温州金改最重要的成果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有限公司,3月29日在温州工商局鹿城分局领取营业执照后,至今交易并不活跃。作为民间资金借贷平台,没有建立起严厉、高效的信用甄别体系,而是在旧的螺蛳壳里做道场,例如房地产残值再贷款,或者以生猪等生产资料再贷款,其实是原有的传统抵押贷款的延伸,没有根本突破。

就目前的运作情况来看,其效率远不如阿里小贷等公司,原因就在于,阿里小贷公司有完整的信用控制系统,而温州民间借贷平台尚未建立。其进步在于,除了温州,包括苍南、平阳两县也建立了民间登记平台,其硬件已经铺开,只等通路的规则建成。只有认识到金融的核心是建立信用评价、定价、交易体系,才能取得根本性突破。

由于细则不能出台,交易不够活跃,共识与规则、信用体系都处于口水战阶段,市场信心大幅下滑。信心是资本与货币市场的黄金,当信心下降,市场的低迷也就可想而知。

金改并非争取特优政策,不是投机乐土,而是让金融家与实业家在规则中各得其所,要做到这一点,实非易事。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