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精选】关于欧洲的三本书

《百科全书》以科学理性精神,批判政治专制、宗教偏见和经院哲学。《弯曲的脊梁》一书从 “宣传”这个视角比较研究纳粹德国和民主德国。在《欧洲精神》一书中,作者认为欧洲的未来无非走向两端,或者在仇恨和野蛮中沉沦,或者在哲学的精神中重生。

一 跨国生意:思想价值的发现

法国大革命以非和平的抗争形式,把自由、平等、人权等现代价值观念,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各地,改写了人类命运的图景。这叫“创世纪”。

大革命的思想观念来源于“启蒙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知识界精英出版了一批重要著作,其中《百科全书》是标志性的。这部由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主编,知识分子集体撰写的所谓“辞书”跟一般的工具书,包括《不列颠百科全书》大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介绍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批判政治专制、宗教偏见和经院哲学,富于挑战性,简直就是一部政论集。因此,它理所当然地遭到政府的查禁,反动的政治势力及教会势力的嫉恨,同时为新兴的第三等级、法国革命党人所欢迎。

美国著名的欧洲文化史专家罗伯特•达恩顿十分重视《百科全书》在近代历史中的作用,在其著作《启蒙运动的生意》中称之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运动的知识大全”,“是人类精神和出版物的伟大胜利”。

关于《百科全书》研究,历史学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编纂者和旧制度的冲突上面,达恩顿却把目光从知识者那里移开,集中到出版商身上,主角由狄德罗们换成了庞库克们,于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成了一桩生意。在书中,他让我们看到,一部危险的颠覆性著作,如何戏剧性地藉由投机性质的商业运营而迅速扩大其思想影响的。

达恩顿说,《百科全书》的出版史是一个“好故事”。他把英国人的经验主义和法国人对社会史的兴趣结合起来,通过档案,账本、数字、图表以及其他资料编织这个故事;追踪一部书的生命周期,犹如讲述一部战争史。权力、资本、知识和思想,在这场公开而又隐蔽的战争中相互利用,交锋,妥协,攻占或退守。我们在书中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比如:《百科全书》的第一批、也是最热心的一批读者,竟然是官员、贵族、特权者,有身份的人;又如,《百科全书》初版在国内不能销售,出版商却把市场开到了国外,雪球越滚越大,以致后来演变成为跨国的出版协作机构,一部遭受最多最严厉迫害的禁书成了最大畅销书;又如,书报审查机关本来是《百科全书》的死敌,而总监马尔泽尔布竟成了有力的保护人。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位&l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