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者】刘小东 画画这事太过单薄

他看上去根本不像个艺术家,周身上下的严肃劲儿更符合“教授”的身份。

他看上去根本不像个艺术家,周身上下的严肃劲儿更符合“教授”的身份。

傍晚返回阿不都住的村子,刘小东说好要画他和他美丽的媳妇。路上阿不都来电话说村里人风言风语,讲他是要当演员吗?他犹豫着,阿力又劝了他很久,才同意。

他俩骑摩托在闸口街边等。媳妇一身黑裙,怀里抱着阿不都的黑西服。 在离和田不远的河坝边,刘小东让他俩走来走去。“两身黑衣在灰灰的有沙尘的傍晚,很是漂亮。媳妇单纯坚定,阿不都神情警惕。”媳妇二十一岁,已生育一男一女,却像个小姑娘。

这个场景凝固在画布上,成为一幅叫《西》的画儿,半年后的今天,再讲起这些,刘小东依然意犹未尽。

(Patrick-T/图)

1 和田是刘小东今年行走的重头戏。17岁到北京,从火车站一路走到中央美院附中报到,刘小东习惯了边走边画。从长江三峡、西藏,再到汶川震区,在现实的空间里写生,那种在光影变化中对人物与风景的捕捉,让他觉得既艰难又过瘾。

去年6月,刘小东领队到了新疆和田,像电影导演一样精心挑选作画的场景,最后选择了和田玉龙喀什河的河套,以采玉工人为原型,开始了“刘小东在和田”项目。

他每天住在采玉矿区的帐篷里,和矿工一起吃住、劳作,帐篷数量不够就住到帐篷外。四面望出去,“东南西北”皆在眼下,由此诞生了“刘小东在和田”的《东》、《南》、《西》、《北》四幅画作。户外创作没有以天为盖、以地为庐的恣意。对于和田,刘小东这样描述:“沙尘很大,光线也很刺眼,画布上有沙,颜料就像在沙纸上调和一样。”大漠孤烟处,他竭力睁大眼睛,焦灼地试图将自己融入原野,融入矿工生活。

作为和田生活的参与者,刘小东被笔下的对象启发,感染,“甚至所处的气候都会影响我”。新疆的漂亮是与众不同的。到了和田,刘小东觉得自己就像是这条河,像是这个河床上采玉的人,又或者是一棵树。这让他下笔很快。就着河套画了两个月,却打开了整个新疆的辽阔。《东》、《南》、《北》画了不同状态的矿工,《西》是那对矿工夫妻。画和田,刘小东也觉得像在画自己的故乡。

上一次回家是3年前,他在辽宁省锦州的金城小镇画了四个月。金城是他的故乡。画过夏、秋、冬三个月,刘小东感慨,“谁也无法停止时间的脚步,无法预估城市化进程对过往记忆的超速蚕食。”

他从17岁走出金城就难得再回家,现在他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是作品不断刷新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纪录的著名画家。困惑在于,当北京这座骄傲的大城市不再怀疑他的归属,他却发现自己丢失了故乡。无着无落的感觉让他特别喜欢出去走走,边走边看,眼边全是风景。其实就是一种“在路上”的状态。刘小东喜欢这种状态,有一种此处便是家的幸福感。

2 刘小东经历过艺术思潮变迁的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现代艺术运动一时风行,在激情与混乱、理想与躁动的举旗并进中,身处运动中心地的他恍如置身初到北京的冷漠一样,默默地写生作画,眼里仍是日常与熟人,笔下不变的是如同他一般普通人的生存不易和疏离。由始至今,他无法离开这些“自然属性好的人”。

“一定要是自然属性好的人”。这是刘小东的创作标准。“自然属性好的人,特别真实。谁都喜欢真实,刻意去营造出来的任何事物我都不喜欢。”从把画布拿到三峡大坝与泰国曼谷画的《温床》,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军营里分别搭起画架画的《十八罗汉》;从在甘肃盐官镇马市旁搭起帐篷画的《易马图》,到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的《三峡新移民》他画“扎根于琐碎生活中的人”,他们的身上散发着自然气息和人性,这些人的生活跟艺术八竿子打不到,却能让刘小东脱掉很多艺术家的矫情。具体画起来,也跟画大自然似的,不用担心会被影响。刘小东甚至还需要一种由己及人的“通情达理”,如此一来,“就更不需要刻意去撼动,只要呈现就能把人感染”。

这种呈现,作家阿城用另一种表达方式称之为“尊严”。“小东画人,是看对方有没有自己的类似自然主义的状态,这个状态不假持他人,有时候自己都浑然不觉。”另一个同行艾未未则说,现实在刘小东的笔下会像冰遇到火一般溶化。

1991年,刘小东自己写过一篇文章,叫《尊重现实》。早在今时的功名之前,刘小东自己剖白过:“现在世界上各种‘主义’众多,我坚持‘现实主义’是因为‘现实主义’对于我来说具有纪实性和直接性。我依托在这个基点上,心中感到实在。”

如今,刘小东选择的作画题材,都是他关心的事,如环境和社会的道德。有些事情让他感到焦虑时,他就选取一个地方,自己亲自体验一个月,实实在在地感受真相。不是自己看到的东西,绝对不画。在刘小东的艺术观里,画画这件事本身太过单薄,所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相协调才行。

3 2008年金融危机诱发艺术品交易市场洗牌。作为历经过“名家洗牌”效应的残存者,他对外界质疑的回应也宽松了。“近期作品不如早期认真?”对于这样的问题,他不加回避,“我觉得人还是随天性走吧。其实,当心态宽松了,我们才能寻找到自由。”

刘小东年轻时特别坚持,“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而现在,他觉得太完美就失去了生活的质感,必须留下一些缺憾才好。“以前的作品有更多丰满的东西,现在更希望自己不要再刻意追求完美,有时候让作品有空隙。这是我世界观的调整。”

“刘小东有一种独特能力:到任何一个地方待上很短时间,就能抓到想要的。”在和田,同行者之一阿城这样赞誉刘小东。“去哪都是一样的,关键是要住上一段时间,生活在那里,才能在那里创作。”刘小东的作品屡创艺术拍卖天价。《三峡新移民》2200万元成交;《温床NO.1》以5712万保持着他系列作品交易的最高纪录;《青藏铁路》以2184万元成交,《违章》以3640万元的高价刷新了单幅作品的拍卖纪录而对刘小东来说,唯一受影响的是“亲戚朋友觉得我很有钱了,出去吃饭都要我买单”。

最自在的时刻,是和二三知己,谈谈艺术,喝喝小酒。他与艺术圈的交情由来已久。王小帅首部电影《冬春的日子》由刘小东的个人经历改编而成;张元的《北京杂种》美术指导由刘小东担任;画作《自古英雄出少年》取材自王小帅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在三峡的创作触发了贾樟柯拍摄《三峡好人》“刘小东在和田”项目全部资料由策展人欧宁和侯瀚如编辑,收入了所有刘小东在和田的现场绘画和后期新增小绘画、创作日记、项目纪录片资料以及策展人欧宁的新疆观察、作家阿城的评论,里面还包括对新疆作家李娟和刘亮程等人的采访。

这个过程对他来说,比画作本身更重要,“因为实现这个项目的过程,是观念的体现。” “我的作品毕竟只是一幅画,广度不够,影响也不够。”刘小东的创作已经不再一个劲儿地画画,而是亲身考察,写随笔、拍照,跟艺术圈的相关领域进行观念讨论。

“画到现在,我作为画家并不是最重要,各个领域的合作才最值得肯定,水涨了船才能高。”他力图通过和田呈现的,正是给当代艺术和文化研究在多变的现实变迁中提供一个寻求合理性和现实意义的范例。

 

刘小东 画家、当代艺术家。1980年起在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学画,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后,任教至今。作品频繁受邀展出或收藏于世界各大美术馆,并不断刷新华人画家作品拍卖纪录。 (Patrick-T/图)

[记者手记]

穿着大裤衩画画

刘小东风尘仆仆,面浮倦意。他刚吃完饭,还喝了点酒,脸颊红燥燥的,像是被西域的风沙吹打出来的。刘小东极想把自己撂倒大睡一觉,而此刻,却不得不对着一波又一波的陌生听众或者粉丝,谈一些伤神费脑的话题。这让他交谈起来有些别扭和情非所愿。

刘小东的目光还是深刻的,就像他画作中的人物眼睛里流淌出的怅然若失的温情一样,让人既信任又同情。这样的深刻直视过来,有一种被捕捉住了的紧张感。他谈着他的创作和感触,像阿城说的,“既不高于对象,也不低于对象” 。

上回见他是在一年前的北京,密云一个葡萄酒庄的颁奖晚宴上。他是领奖人之一,宴前的觥筹交错中,一晃便闪人。直到即将被叫上台捧杯,才被从隔壁房间的桌椅背后找出来,空无一人的室内,无灯无影,刘小东披着上衣,睡得正酣。

他拒绝和他的画一样,被“天价”或明星式地对待。从他自己的意愿来说,画只是他接触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他更愿意扮演“社会活动家”,作为桥梁,参与生猛鲜活的生活。

陈丹青说,“刘小东的画都是活生生的中国,他能不带偏见地把心灵打开。在他画画的时候,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式的眼光,也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的眼光,而是一个画家。在他的眼光里,总是充满直觉” 。

现在的刘小东越发不愿意放弃他从一而终的直觉,或者说现今的他也更有资本和资格坚守这份直觉。而由于还有着老师的身份,在画作之余,总会歇一歇,再对这样的“直觉”不停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他是当下唯一一位国内当代艺术领域的两会代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提出关于支持公立美术馆收藏当代艺术的议案。即便这解决不了当代艺术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但在刘小东的角度上,他说自己已经做出了身在此位之所能。

刘小东是一名毕业就留校的“体制中人”,而他似乎从未感觉体制对一种追求自由的人来说,有什么束缚。刘小东不焦虑,“因为在学校里也可以接触社会”。

刘小东不停地走访南北,途中,他看到了社会更多的面向,结识了更多的伙伴,关于文学、地理、民族,有了更深的体会。他愿意去发现那些不成一面的现象,不一样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多与人沟通,以便看到更多的可能。在和田的纪录片中,刘小东穿着大裤衩站在巨幅画布前描绘着采玉工人最真实的生活,下一个镜头里,他又坐在民居里和当地人一起拍手唱歌接下来做些什么,刘小东还没计划好。一旦计划好了,去实现就行了。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