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为圆心、全球为半径的第六次并购潮到来 “我们面对的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资深投资银行家王世渝谈海外并购

对于海外并购,王世渝表示,由于新兴工业体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原有逻辑正在被打破。因而,全球工业化优势向中国转移已成不可阻拦之势。但我们要做的不是腾笼换鸟,而是抓鸟进笼。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张玉洁 王双红

王世渝。 (东方IC/图)

由于新兴工业体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原有逻辑正在被打破。因而,全球工业化优势向中国转移已成不可阻拦之势。

早期我们以市场换技术,招商引资把该招的都招来了,现在产业升级还能把人家招进来吗?搞腾笼换鸟,笼子腾了,鸟却没有进来。真正的问题在于,第二次工业文明到头,你要招的鸟飞不动了,而我们要做的是抓鸟进笼。

在很多海外并购案例中,我们以弱小落后的身份并购了先进企业,很容易以暴发户心态去驾驭、管理、整合。例如提出债务自己解决、拆分对方业务,却更像是在肢解第二次工业文明。

我的做法是提供全链条的服务。首先,组建海外基金,有好项目,就用这个基金收购。我把收购后的企业拿回来找中国同行,用先进企业反过来收购中国落后企业,我称之为“三明治模式”,最上层是中国资本,中间是国外优质企业,下面是中国企业。

2013年,是王世渝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第22个年头。从海南顺丰、万通万盟到德隆友联、飞天集团、光彩49等,他参与了上百家企业的改制、投资、重组、并购、上市的过程,熬成了中国本土最为资深的投资银行家之一。

走过22年的投行生涯,王世渝认为中国正面临着一个千年难逢的机遇,他将其称为第六次并购浪潮。“过去五次跟中国没关系,这次是以中国为圆心、以全球为半径的并购浪潮,这是一个国家面向全球的并购,不是简单的甲方对乙方,也不是简单某个产业的整合,而是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一种配置方式和技术。”

在他看来,中国企业过去历次海外收购多有失败的原因在于,“从商业逻辑上就是错的,三岁的孩子不能并购二三十岁的大人”。他总结出“全球并购、中国重组”的逻辑——资本先行,在海外并购之后,再回头整合中国企业,而非被中国企业整合。

2013年7月28日,北京同鑫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世渝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详述其海外并购思路。

“很难找到好的买家”

南方周末:你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海外并购的?

王世渝:我在《中国重组》一书中写到,1993年和范日旭(资本市场“泛亚系”控制人——编者注)去英国,最初是想并购一家英国房地产公司,当时我们没想清楚,自身条件不具备,没有做成。

最近十年,最早在海外实行战略性并购的中国企业是德隆。

我听唐万新(“德隆系”控制人——编者注)详细介绍过一个案例,德隆并购美国莫瑞——一个有着百年历史,做垃圾车、扫雪车等通用机械的企业。当时考虑到,过去这些扫垃圾、扫雪的事在中国都是人工做,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这类机械的市场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